首页 > 新药推广/ 正文
1月7日0-24时,陕西省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6例(均在西安市),其中最小的确诊病例出生仅4天,系另一本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陕西西安市新增病例基本情况:
1月7日0-24时,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6例(均在西安市),其中隔离管控发现45例、封控区筛查发现1例;治愈出院70例。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86例(西安市1959例、咸阳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其中出院186例、在院1800例。
1月7日0-24时,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本土确诊病例1,男,30岁,现居西安市莲湖区,系12月23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85的密切接触者。12月24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女,37岁,现居西安市莲湖区,系12月23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38的密切接触者。12月24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男,21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0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男,7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月2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54的密切接触者。1月2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5,女,36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6,男,53岁,现居西安市高新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4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7,男,29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2月22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46的密切接触者。12月22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8,女,32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所在小区出现确诊病例被封控,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9,女,9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2月27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72的密切接触者。1月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0,男,48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4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1,男,43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4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2,男,28岁,现居西安市高新区,系12月30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86的密切接触者。12月30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3,男,53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2月3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8的密切接触者。12月30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4,男,33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5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5,男,15岁,现居西安市高新区。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月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6,女,39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7,男,51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6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8,女,53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6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19,男,34岁,现居西安市高新区,系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87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0,女,60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12月29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48的密切接触者。12月29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1,男,54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60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2,男,67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60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3,男,58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60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4,女,26岁,现居西安市未央区,系1月6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27的密切接触者。1月6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5,男,25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月7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33的密切接触者。1月6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6,男,34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因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8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7,男,37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29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8,女,50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小区出现确诊病例,1月2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29,女,46岁,现居西安市未央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58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0,女,43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29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1,男,34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58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2,男,43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58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3,男,52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58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4,女,7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因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5,男,17岁,现居西安市未央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58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6,男,10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因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7,女,49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24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8,男,33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31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39,女,9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31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0,女,33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因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1,男,37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因生活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2,女,40岁,现居西安市西咸新区,系1月1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31的密切接触者。12月31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3,男,52岁,现居西安市长安区。因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12月25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确诊病例44,女,29岁,现居西安市高新区,系1月5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1月4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本土确诊病例45,男,4天,现居西安市长安区,系本土确诊病例28的密切接触者。1月3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本土确诊病例46,女,26岁,现居西安市雁塔区,系12月23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57的密切接触者。12月26日被隔离,1月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以上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具体活动轨迹由西安市发布。
截至1月7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49例(在院1801例、出院445例、死亡3例)。
截至1月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83例,其中出院468例、在院15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47例,转为确诊病例59例、解除医学观察38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
西安疫情防控最新情况(1月7日)
1月7日下午,陕西西安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西安本轮疫情以来,西安市卫健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从1月1日以来,21家定点医院累计接诊涉疫患者2431人次,急诊急救143人次、血液透析607人次、儿科190人次、产检374人次、分娩92人、肿瘤放化疗79人次,收治住院370人次。19家定点医院累计接诊普通患者50012人次、急诊急救5916人次、血液透析2254人次、儿科4111人次、产检3277人、分娩407人、肿瘤放化疗609人次,收治住院4465人次。各区县、开发区也积极行动,竭尽全力采取各项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看病就医。虽然西安市卫健委全力以赴,还是没有考虑周全,没能提供好充足的医疗保障服务,没有能够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矛盾,对此,西安市卫健委深感愧疚,向全市人民致歉。
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目前就医现状,为市民朋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看病就医服务,1月6日,西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各类人员就医流程的通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四项明确要求。要求全市各社区(村)、西安急救中心和各医疗机构均不得以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作为进出小区就医、转送病人和接诊的限制;要求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患者,对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患者,同步采集核酸后,即可正常就诊;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立即开诊,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各街道(镇)组建专业转运队伍,社区做好辖区内孕产妇、肿瘤放疗化疗、血液透析等患者登记造册工作。
二是进一步优化了诊疗流程。对于管控区、封控区和隔离酒店外出就医人员,由社区或指导本人提前预约,不再查验就医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防范区外出就医人员,可自行到开诊医院就诊,也可网上在线诊疗,不再查验就医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所有急危重症患者(卒中、胸痛、严重创伤、休克、高烧、分娩等),紧急情况下,街道(镇)或隔离酒店立即安排车辆送至相应医院。
下一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将持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拒诊、推诿患者的医疗机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便捷的医疗服务,全力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西安疫情引发的几点反思
自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已两年有余。两年来,我们先是经历了武汉封城的不安——事出突然,但没人否认武汉在后续应对上已经表现得足够好。
而后,我们在郑州的暴雨中团结一心。大家都看到了郑州政府在齐心抗洪方面多给力,消防、武警、解放军战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再后来的石家庄、南京、黑龙江,我们几乎已经对大大小小的疫情习以为常。最可爱的人就是老百姓自己,听话、配合,老实隔离、积极打针。
我们习惯了出门戴口罩,习惯了上地铁打开健康码。上个月张文宏医生说,这将是疫情的最后一个寒冬。我们都很高兴,一切终于将恢复正常。
紧接着就是元旦过后,西安的消息不断传来。我们才发现,原来两年之后,那只巨大的黑天鹅依旧盘旋在你我头顶,依旧那么近,那么压抑。
01
我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西安疫情不对劲的?
2021年12月15日到20日的5天内,西安新增本土病例从0例增至42例,几乎逐日上升,还算是在可控范围内。
但当天登上热搜的是另一条消息:西安一码通崩了。
这条热搜构成了之后一系列魔幻事件的开端,然而当时西安居民愤慨之余,网络上的舆论总体还是调侃居多:先有程序员要解决一码通故障,但因为没码进不了公司形成无解套娃;后有企业要求员工发誓才能进门,段子频出。
此后,又有西安一码通有其与陕西健康码不能互通,核酸检测和国务院客户端不同步的消息传出。终于在1月5日,因一码通再次崩溃。
顺便一提,西安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官网公开文件显示,一码通项目2020年的年度支出约为2600万元。而另一份文件显示,供应商西安中霖承包一码通项目的成交金额只有27万元。
码的事先放一边。至此,西安疫情已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失控状态——12月25日至年底,西安每日新增本土病例保持在150例以上,直到1月3日仍有95例新增。
12月22日,西安宣布封城。给一座有着13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按下暂停键,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西安封城期间传出的众生相,着实令全国人民直呼看不懂。
先是吃的问题。
在集体隔离期间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本不该成为问题。但网上先是出现来而复去、手递手传递的“作秀菜”,又看到坐地起价的“英雄菜”。
甚至小小馒头,也有非法馒头协会联合涨价,城中村小伙买馒头被打两条新闻。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以一个馒头引发的殴打迎接新年的到来,个中辛酸谁能懂。
然后是引发广泛讨论的一些悲剧,比如产妇因核酸问题无法入院导致流产;一男士突发心绞痛但先后被几家医院拒绝接诊,错失最佳救治时间而无效离世;还有男子求隔离未果一家6口全部确诊,晚期尿毒症患者因封控4天未透析等事件。
踢皮球、一刀切,各种各样的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如今网上的骂声也已然成为狂潮。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一下到底怎么了。
02
有比较才有伤害,让我们把目光暂且从西安移向大洋彼岸。
2022年还没过一周,漂亮国就急不可耐地豪取一个响当当的世界纪录:1月3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1083948例。
本轮疫情中,近60%确诊病例为传播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其致死率和住院率低于前几轮峰值,但美国报告的新冠死亡病例数七天均值仍有约1100例。
这组数字列出来,西安的情况看起来似乎没那么糟糕了?当然我们没必要比烂,但其中的逻辑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首先,19世纪至今,历经两百多年发展的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结构已经相当齐全完整。根据NACCHO统计,仅在市镇层面,美国地方性公共卫生机构达到3000个。
再考虑到从高校、州立医院到政府卫生机构聚集着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技术,可谓装备精良。从资源到能力,使美国都没有成为疫情全球大流行“震中”的理由。
之所以演变到如今俨然失控的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直到现在仍然贯穿美国各个阶级心理上的傲慢。
根据CDC数据,2020年到2021年,美国死亡率涨幅最大的人群出现在30岁到39岁之间。在教育水平上,高中及以下学历贡献了66.3%的死亡数。
这些人是美国的底层工作者,他们相信天赋人权,认为戴口罩、打疫苗和禁足是对自由的践踏。他们也必须出去工作,因为美联储调查显示,40%的美国人拿不出400美元存款。
拿企业家来说,疫情归疫情,但餐饮业要赚钱,娱乐业也不能喝西北风。他们需要舞照跳、球照看的快活日子,好让普通人继续出门充当消费者。
对于资本家,危机意味着就是商机。金融是美国经济的树根,去年标普500指数创下70次历史新高,美国房价涨幅创下1989年有数据统计以来最高值。
至于白宫?一手无限量印钱给资本家提供子弹,一手给民众以自由,还发钱促进消费。对所有人都好的政治家,支持率当然日益高涨,选举期势必疯狂收选票。
搞懂了美国疫情的逻辑,再来看西安疫情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在中国,国是家的延伸,政府更像是一位大家长。他可能管教严厉,要求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但绝对会担起该负的责任。
美国政府则更像一个董事会,权力和责任是可以相对分离的。无论枪支、毒品还是病毒,它都给你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你必须得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在疫情下的体现,就是中国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和居家隔离等一系列体现集体主义的措施,与美国“让天灾成为天灾”在结果上对比显示出的优越性。
换句话说,西安在本轮疫情中封城、禁足、停摆的做法都没有问题。之所以被广大群众诟病,主要问题一言以蔽之,在于不够人性化。
封城可以,但需要做有效的流调迅速搞清传播链;停摆可以,但要保证人们吃饭看病的基本需求可以得到很好满足。
居家隔离也可以,但不能把这当成死命令。法理之下亦有人情,消防车来了不开大门,孩子要生了不让进医院,无论如何解释不通。
两年来,不少城市都爆发过大规模疫情,为什么偏偏西安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03
了解完我国在疫情应对机制上的合理性,再来讨论西安的具体问题就简单得多,只需和国内其他城市作对比即可。
在网络铺天盖地的讨论中,有一组对比数据被经常提起:在两次疫情流调中,上海组建了总人数超过3100人的三级流调队伍,西安的流调人员却只有300。
另外在就医方面,去年6月广州的那波疫情中,市政府专门为管控区域内3215位孕产妇建档,其中202人在管控期内安全分娩。
同时重点保障的还有226位透析患者,事无巨细,光公布的防疫指南就长达700多页。
详细的流调报告意味着精准溯源,从而在进行疫情防控时有的放矢。特殊群体特殊照顾,以免由于来回请示、互相推诿造成效率低下。
无论上海还是广州,或者更早之前的武汉,都提供了良好示范和参考答案。但西安在本轮疫情处理中还是出现了种种问题,突出一个手忙脚乱,原因何在?
首先,流调人员少、物资运送效率低、基层压力大,客观上与特大城市的“空间脆弱性”有关。
西安有近1300万人口,是全国排名第八的大城,仅次于北上广深、成渝和天津。全市下辖11区2县,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特大城市的发展既是社会闻名的象征,但同时也为瘟疫蔓延提供了温床。同时,行政区划规模偏大也会造成风险治理超载,从而对基层形成巨大压力。
从人力、物资、基础设施方面考虑,在应对疫情突击考察时能否成为优等生,一定程度上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但并非完全由其决定。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年,西安在国内城市医院数量排行榜中位列12,有359家,只比上海少28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西安绝大多数的抗疫工作者确实很辛苦了,只是其中确实有些地方的工作是有所欠缺。
尤其在武汉疫情两年后,人力、物资筹备在有应急预案的情况下不应当再成为问题。
我国在基层行政管理上采用属地管理政策,这本来是一个促进地方各司其职、避免相互推诿的好办法。
但在某些地区的疫情防控中,这反而造成了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被反复折腾,另一方面面对疫情跨区域扩散时也缺乏灵活性。拿几个“名场面”来说,消防车进不去小区就是形式主义的恶果。病人家属在联系官方渠道时被踢皮球,则是管辖权划分不明确使得出现管理真空,从而造成的相互扯皮。
总之,西安封城前后出现了一系列负面舆论,从中体现出的有些方面的管理水平确实是混乱而低效的。之后西安多名公职人员被免职或警告,也说明官方层面给出的态度是明确的。
如果说疫情对每个城市的管理人员而言都是一次大考,毫无疑问,西安这次的成绩不合格。
结语
1月5日,西安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宣布本轮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达到这个效果,其中的不易,肯定很难被外界所能理解。这个不易,不仅来自那些冲在第一线的,付出大量辛劳甚至还承受不被理解的委屈的无数西安抗疫工作者,也来自那些忍受着各种生活不便和影响的无数西安市民。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网上有那么多铺天盖地的热议,是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西安人民平安无恙。
大家也都不容易,只是此次的抗疫战中,确实有些工作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希望经此一疫,在以后的抗疫工作中,我们不用再看到那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幸。
无论如何,我们都与西安同在。
因为西安是座古老的城市,是国家钦定的丝路对外交往中心,它的形象本不该如此崩坏。也因为形成中国人气质内核的不唯有汉的进取、唐的胸怀。
亦包括秦的阳刚。
来源陕西卫健委官网、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作者|电饭锅、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陕西卫健委官网、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作者|电饭锅、央视新闻客户端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