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
自身免疫和免疫炎症是很多皮肤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无论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都取得了很多突破,为患者的临床诊治带来很大的获益,但仍然有部分疾病,比如皮肤科罕见病:系统性硬化症,在诊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题和困境。
恰逢6月10日和1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举办了免疫炎症性皮肤病暨肿瘤靶向药相关皮肤病学习班,梅斯医学特邀请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杨骥教授为大家分享本次学习班重点之一:系统性硬化症诊治现状。
Q1:系统性硬化症是一个罕见病,很多人缺乏对这个疾病的认知,所以想请您先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疾病。
杨骥教授:系统性硬化症又叫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累及皮肤和内脏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病,在2018年被列为罕见病。这个疾病最直观、最早期的表现是皮肤表现,比如手指皮肤肿胀、皮肤增厚,以及雷诺现象,手指遇冷水会引发血管痉挛,临床表现为手指发白(缺血)、而后发紫(缺氧)等现象。典型的面部特征:面具脸,鼻背如刀削、口唇变薄、面容刻板、色素沉着等。
除此之外,还有躯干皮肤的硬化、重要器官的累及,比如肺纤维化,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受到影响,爬楼比较费劲,还有肾脏受累,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最严重的是系统性硬化症肾危象,致死率高。
Q2:系统性硬化症没有特效药,只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但是作为罕见病,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不一,所以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想请问一下杨教授,为了避免误诊、漏诊的情况,您如何制定SSc患者的诊疗策略?
杨骥教授:虽然一直以来系统性硬化症的早诊早治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原因: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会累及骨骼肌肉,造成非特异性疼痛、僵硬,手指的活动性、灵活性都会下降。到了晚期还会出现关节挛缩,致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第二个原因:会造成重要器官的损伤,比如胃肠道受累,轻微的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后期会出现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再比如肺部受累,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血管病变;还有肾脏受累,都是致命的。
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早期的皮肤视诊、触诊来识别疾病。之前我们做过相关研究,从患者第一次出现雷诺现象到诊断系统性硬化症,要44.9个月,而且,雷诺现象不仅仅是皮肤症状,内脏同样也会出现雷诺现象,所以早期干预可以防止重要脏器损伤。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自身抗体检测来确定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预后判断。常见的三种系统性硬化症特异性自身抗体包括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anti-Scl-70)、抗着丝点抗体、抗RNA聚合酶Ⅲ抗体,每个抗体代表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1、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anti-Scl-70),常见系统性硬化症弥漫型患者,该抗体表明会发生肺纤维化概率比较高;
2、抗着丝点抗体,常见系统性硬化症局限型患者,该抗体阳性患者肺纤维化发生率低;
3、抗RNA聚合酶Ⅲ抗体,该抗体与快速进展性弥漫型皮肤病变和肾脏受累有关。
皮诊和抗体结合,就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Q3:关于系统性硬化症的治疗,国内目前治疗现状如何?
杨骥教授:系统性硬化症尚无特效药,因此目前还是以传统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虽然糖皮质激素有副作用,但是作为系统性硬化症的基础治疗,尤其是对于有重要器官损伤,或者弥漫硬化的患者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提倡早期使用。
免疫抑制剂比较经典的就是环磷酰胺(CTX)或吗替麦考酚酯(MMF),如果患者有弥漫皮肤累及,或者肺纤维化,可以在激素治疗上加CTX或MMF。另外,还有调节血管功能的药物,针对内皮素受体的拮抗剂,或者5-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可以改善血管重构,扩张血管,对于系统性硬化症合并指/趾端溃疡和雷诺现象,或者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中山医院皮肤科针对此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小样本临床观察发现可以维持肺肺功能稳定36个月。
总之,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要注意治疗的个体化。
Q4:近几年来,关于系统性硬化症的新药研究不断涌现,想请杨教授跟我们分享一下目前关于这个疾病的前沿进展?
杨骥教授:
现在比较新的药物就是抗纤维化的药物,如尼达尼布、吡非尼酮。尼达尼布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肺纤维化患者,可以减缓肺活量下降的速度,但是皮肤硬化暂未有一个较好的结果。吡非尼酮(5-甲基-1-1苯基-2[1H]-吡啶酮)是一种新型的抗纤维化和抗炎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减慢肺纤维化的速度,但这两个药都还没有达到逆转的程度,所以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系统性系统性硬化症的研究任重道远,无论是医护人员或者是社会对这个疾病的关注度不是特别高,所以,我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基金、制药企业可以看到系统性硬化症这个疾病,并给与一点支持和帮助。
专家简介

张巍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
复旦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病康复医学会皮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免疫学会皮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上海市卫生健康学术带头人
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
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计划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名医培育工程
复旦大学“卓越2025”-卓学优秀人才层次
获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
2020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杰出青年奖”
2015年中国皮肤科优秀中青年医师奖
编辑 | 一颗橙子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