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突破传统评估局限!JAMA子刊:硬化透明变(≥20%)与高危软组织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较长无病生存期相关

来源 2025-11-07 12:10:05 医疗资讯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类起源于骨骼以外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但预后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高风险患者,尤其是肢体及躯干壁STS,新辅助化疗常被推荐以期减少肿瘤负荷和转移风险。传统评估术后组织学反应的指标多集中于剩余的可染色肿瘤细胞比例,这一指标在骨肉瘤和尤文肉瘤中已有较明确的预后价值,但其在STS中的应用和可靠性尚不确定。此外,肿瘤坏死率和其他组织学改变如纤维化、硬化透明变等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也存在争议。

近年来,STS作为一类罕见但恶性的肿瘤,其治疗策略不断进步。高危STS患者常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手术治疗,以降低转移风险并提高治愈率。然而,判断患者对NACT的病理反应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一直存在挑战。本研究基于ISG-STS 1001随机临床试验的前瞻性二次分析,系统评估了388例STS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标本的组织学变化,探讨了各种病理特征与无病生存期(DFS)间的联系。

 

本研究为ISG-STS 1001试验的预先计划的二次分析,涵盖2011年至2020年间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波兰32个中心的388例高危STS患者。患者随机接受3个疗程的阿霉素加异环磷酰胺治疗,或依据肿瘤类型个体化调整的新辅助化疗方案,部分患者同时接受放疗。术后组织标本由各中心病理学家依据统一标准进行采样,随后由各国中央评审组盲审。重点评估病理特征包括:可染色肿瘤细胞比例、肿瘤坏死、出血、含铁血黄素的纤维组织细胞反应、硬化或纤维化、以及硬化透明变。硬化透明变定义为细胞稀少的均质嗜伊红透明基质,病理学表现为玻璃样无细胞结构,偶见萎缩或梭形成纤维细胞。

图:ISG-1001 临床试验的 CONSORT 流程图

结果显示,在388例患者中,随机队列201例中中位随访86个月,有57.2%患者出现复发。分析显示:可染色肿瘤细胞比例(>1%)与无病生存期(DFS)无显著相关性(风险比[HR] 1.47,95%置信区间[CI] 0.36-5.98,P=0.59)。肿瘤坏死(>1%)与较短DFS相关(HR 3.11,95% CI 1.36-7.14,P=0.007),但难以区分其为肿瘤固有特征还是治疗引起。硬化透明变超过20%的患者显示显著延长的DFS(HR 0.51,95% CI 0.28-0.94,P=0.03),该关联在排除放疗患者及仅分析阿霉素加异环磷酰胺组时依然存在(HR 0.24,P=0.007)。 这些结果在包括非随机队列的更大样本中得到验证。其他组织学特征如出血和纤维组织细胞反应未显示与DFS的显著关系。

图:用以描述在试验参与者中接受新辅助化疗(伴或不伴放疗)后的组织病理学肿瘤反应的特性

图:按坏死、硬化玻璃样变及病理学肿瘤反应分组的无病生存期的Kaplan-Meier曲线

综上,本研究首次通过前瞻性设计系统阐释了高危STS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学反应的多种形态学表现。与骨肉瘤和尤文肉瘤不同,STS患者术后残余可染色肿瘤细胞比例难以准确预测预后,可能因高恶性度肿瘤固有的坏死比例较高且难以区分治疗相关坏死所致。硬化透明变作为肿瘤及其微环境被无细胞基质替代的标志,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显著重塑,与较佳的临床预后相关。该组织学改变可能由化疗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肿瘤免疫微环境变化驱动,与最新研究中免疫疗法反应中的组织学表现相似。

原始出处

Pasquali S, Collini P, Romagosa C, et al. Histopathological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High-Risk Soft-Tissue Sarcoma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5;8(11):e2540177.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40177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突破传统评估局限!JAMA子刊:硬化透明变(≥20%)与高危软组织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较长无病生存期相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