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Lancet 子刊重磅:德国 3.2 万患者勾勒白血病图景,年龄、疗法、贫富如何左右生死?

来源 2025-10-28 12:11:25 医疗资讯

在全球范围内,急性白血病虽然属于罕见恶性肿瘤,但其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一直是血液肿瘤领域的重点与难点。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针对德国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与生存数据仍较为缺乏。近日,发表于Lancet子刊的一项大型研究,对超过3.2万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发病率、生存率、治疗模式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该研究汇集了德国16个联邦州癌症登记处及德国儿童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覆盖2016年至2021年间确诊的25,788例AML患者和6,480例ALL患者,是迄今德国最全面的急性白血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AML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4.72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ALL则为1.36例,同样以男性居多。值得注意的是,AML患者的中位年龄高达72.8岁,而ALL的中位年龄仅为19.4岁,反映出两种疾病在年龄分布上的显著差异。

生存率分析呈现鲜明的年龄分层特征。AML患者整体3年生存率为29.0%,5年生存率为23.8%;而在0–18岁儿童中,5年生存率高达71.6%,远高于85岁以上患者的4.7%。ALL的生存情况总体优于AML,全人群3年生存率为64.0%,5年为57.9%;儿童ALL的5年生存率更达到90.6%,彰显儿科肿瘤治疗的巨大进步。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成人ALL的生存率明显下降,55–74岁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5.4%,75岁以上更是低至11.1%,凸显老年白血病治疗仍是临床难点。

图:德国AML和ALL的年龄标准化及年龄分层发病率

治疗方式与强度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在AML患者中,接受高强度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CT)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最长,达55.3个月;仅接受高强度化疗而未移植者为22.0个月;非强化治疗者仅为6.1个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针对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患者,Venetoclax联合去甲基化药物的方案显示出优势,在75岁以上患者中中位生存期达14.0个月,优于传统非强化疗甚至部分强化疗群体,提示靶向药物正在改变老年白血病的治疗格局。

图:德国AML和ALL患者的总生存率

除了年龄与治疗,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存的影响。按地区人均收入将患者分组后,AML患者在最高收入县区的3年生存率为32.5%,最低收入县区为29.1%;ALL中也呈现类似趋势。进一步采用包含教育、就业与收入的综合社会剥夺指数(GISD)分析发现,社会剥夺程度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这一关联在AML中尤为显著。尽管德国实行全民医保,医疗资源理论上可及性平等,但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仍通过可能的生活方式、合并症、诊疗延迟等机制影响最终疗效。

图:AM患者治疗方法的分布及其总生存率

基于德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研究者还对未来白血病负担作出预测:至2050年,AML年新发病例数预计将增长14.6%,从目前的每年约4298例上升至4925例;ALL则预计略降2.3%。这一变化与德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紧密相关,也将对未来的医疗资源分配、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及新药可及性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不仅系统呈现了德国急性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全貌与治疗现实,也深刻指出在追求新药与新疗法的同时,必须关注年龄与社会经济因素对患者结局的深层影响。如何为老年患者优化治疗策略,如何缩小区域间健康差距,如何为未来疾病负担做好系统准备——这些都是我们从真实世界数据中读出的关键议题,也是全球白血病诊疗共同面临的挑战。

原始出处

Baden, David et al.Epidemiology, survival,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and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in Germany: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gistry analysis.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Volume 59, 101503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Lancet 子刊重磅:德国 3.2 万患者勾勒白血病图景,年龄、疗法、贫富如何左右生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