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情绪不只人会“传染”!南方医科大学Science封面论文:这种动物靠“刷脸”产生共情,传递“喜气”

来源 2025-10-26 12:11:33 医疗资讯

大家是否曾因为朋友的一个笑容而心情变好?这种情绪的传递被称为“情绪传染”,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高级情感技能”。但事实上小小的蜜蜂也可能拥有这种能力。

近期,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于Science的一项研究,首次在无脊椎动物——熊蜂身上,发现了积极情绪的传染现象。这意味着,蜜蜂之间不仅能传递花粉,还能传递好心情

图片

DOI:10.1126/science.adr0216

图片

研究以封面论文发表于Science

如何测出蜜蜂的“乐观”与“悲观”?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称为“判断偏差测试”的巧妙方法。简单来说,他们先训练蜜蜂识别两种颜色的花朵:一种装有甜美的蔗糖水(奖励),另一种只有平淡无奇的水(无奖励)。蜜蜂很快学会了快速降落在有奖励的花上,而避开无奖励的花。接着,他们引入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花朵,颜色介于奖励色和无奖励色之间。这时,蜜蜂的反应就暴露了它们的“心情”:如果它快速降落,说明它对结果抱有期待,是“乐观”的;如果犹豫不决,则显得“悲观”。

图片

实验设计

在实验中,一部分蜜蜂在测试前意外获得了一小滴高浓度糖水,它们心情立刻变得愉悦。而这些幸运儿在面对模棱两可的花朵时,降落速度明显更快,表现出一种乐观偏见。这说明,一次小小的甜蜜体验,足以让蜜蜂对未知事物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蜜蜂之间的快乐也能“传染”

更有趣的来了:如果一只蜜蜂没有直接获得糖水,而是与一位刚刚尝过甜头的同伴短暂互动,会发生什么?结果显示,这些旁观者蜜蜂在面对模糊颜色花朵时,也变得同样积极它们的反应速度与直接获得奖励的蜜蜂无异,却明显快于那些没有互动或互动对象未获奖励的蜜蜂。这说明,积极的情绪状态确实在蜜蜂之间传染开了

当然,情绪“传染”是需要感官线索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蜜蜂是如何“读取”同伴情绪的。他们设计了两种视觉条件:一种让蜜蜂隔着透明隔板看到同伴获得奖励,但无法接触;另一种则调整隔板方向,让它们能更近距离“对视”。结果发现,只有在能充分观察同伴的情况下,情绪才会传染。而在完全黑暗中进行触觉互动时,情绪并未传递。这说明,视觉信息是蜜蜂情绪传染的关键渠道,而触觉和嗅觉则不够用。

图片

蜜蜂在不同实验组中降落在不同颜色花朵上的平均延迟时间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昆虫世界的情感交流能力,更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进化问题:情绪传染的机制,究竟是在6亿年前节肢动物与脊椎动物分道扬镳之前就已存在,还是在不同物种中独立演化出来的?无论答案如何,熊蜂这种大脑结构简单的昆虫,竟能表达、识别并传递情绪状态,说明情感的“底层代码”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古老和普遍。

在自然界中,积极情绪的传染可能帮助蜜蜂更高效地采蜜。当一只蜜蜂在花朵上表现出“愉悦”时,其他蜜蜂可能会被感染,降低警惕性,更快地投入采蜜工作。这不仅是情绪的传递,更可能是社会性昆虫协作觅食的一种隐藏策略。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在野外环境中,蜜蜂的情绪状态如何影响它们的觅食决策与社会行为。

参考资料:

[1]Romero-González, J. E., Zhuo, Z., Chen, L., Peng, C., Solvi, C., & Peng, F. (2025). Positive affective contagion in bumble bees. Science, 377(6612), 1234-1238.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r0216

Tags: 情绪不只人会“传染”!南方医科大学Science封面论文:这种动物靠“刷脸”产生共情,传递“喜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