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SMO 中国之声 | 李广欣教授:放疗联合靶免新辅助治疗为门静脉癌栓肝细胞癌患者点亮新希望

来源 2025-10-23 12:09:25 医疗资讯

前言

2025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5)于 10 月 17 - 21 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与肝胆外科合作,公布了一项 “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行放疗联合靶免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切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中期研究结果。这一研究聚焦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这一特殊人群,采用新辅助放疗联合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的靶免治疗方案,在放疗结束后8周进行手术切除。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研究的背景、方法、结果及李广欣教授的深刻见解,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启示。

研究背景

在东亚地区,手术切除仍是伴门静脉癌栓(PVTT)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仍居高不下。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在晚期不可切除HCC中疗效确切,放疗(RT)可有效靶向PVTT,且或与PD-1抑制剂存在协同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放疗联合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后行手术切除在伴PVTT的HCC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研究方法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针对肝内病灶及PVTT的放疗(300cGy×10次分割),同时口服仑伐替尼(8mg/日)、静脉注射信迪利单抗(200mg,每3周一次)。放疗后8周实施手术切除,术后继续以仑伐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行辅助治疗1年。对安全性、病理反应及可行性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

2022年10月至2025年1月,共纳入13例患者(VP2型4例、VP3型8例、VP4型1例)。10例接受手术切除(R0切除率100%,10/10),1例疾病进展,1例因肝储备功能不佳延迟手术,1例待手术。术前影像学(mRECIST标准)显示,原发灶的疾病稳定(SD)、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20.0%、70.0%、10.0%;PVTT的SD、PR、CR率分别为0%、60.0%、40.0%。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在原发灶为20.0%,在PVTT达70.0%。影像学与病理学的符合率在原发灶为80.0%,在PVTT为40.0%。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0.3个月[总生存期(OS)尚未成熟]。未发生≥3级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PVTT较原发HCC病灶具有更高放射敏感性,pCR率更优。新辅助三联疗法可增强PVTT控制效果,且能实现R0切除,安全性良好。影像学与病理反应的差异提示需进一步优化预测生物标志物。这些中期结果支持在更大样本队列中深入探索该方案。

研究者说

目前针对于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东西方采取的治疗策略有所不同,西方主流观点认为这一人群的唯一治疗方法为系统治疗,而东方众多指南则推荐在系统治疗之外,还包括众多局部治疗方式(手术、放疗、介入治疗等)。我们目前开展的研究,旨在通过放疗联合系统治疗后续再进行手术切除的方式,探索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新的治疗方案,并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从目前的中期研究结果观察,这一方案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具有较高的PCR率及RFS,OS目前仍在观察中,提示这一综合治疗方案具有进一步的研究前景。同时,对术后病理标本进一步研究,我们观察到,在同一放疗剂量照射下,门静脉癌栓PCR率及MPR率均高于原发灶,提示门静脉癌栓具有更高的放疗敏感性,这为我们后续针对癌栓及原发灶采取不同的放疗策略提供了经验。

本次ESMO年会报道的数据,仅为该研究的中期报告,我们期待病例完整入组后的最终结果,并为后续扩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及未来有可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积累更多宝贵数据。

Tags: ESMO 中国之声 | 李广欣教授:放疗联合靶免新辅助治疗为门静脉癌栓肝细胞癌患者点亮新希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