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研究发现:高龄男性生娃,容易遗传更多致病突变给后代

来源 2025-10-21 12:14:14 医疗资讯

在现代社会,许多男性选择晚婚晚育,但随之而来的遗传风险却鲜为人知。

发表于《自然》期刊的一项基因组测序研究揭示:高龄男性将致病突变遗传给子孙的风险远超我们想象,背后隐藏着一场细胞间“自私繁殖”的博弈。

图片

研究团队对81名不同年龄男性的精子和血液进行了深入测序,发现30岁出头的男性约每50个精子中有1个携带致病突变,到了70岁,这一比例飙升至1/20。

这一数字背后的秘密,正是部分精子干细胞“自私”的扩增策略——某些突变使这些细胞增殖速度远超常规,导致携带致病基因的精子在数量上呈指数级增长,而非简单的线性累计。

这种“自私突变”的现象并不偶发。

之前牛津大学的Anne Goriely教授提出,像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的高发率远超随机突变所能解释的范围,正是这种基因筛选机制在推波助澜。

此次由Raheleh Rahbari和Matthew Neville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双链测序技术——即对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同时检测突变,有效避免了传统测序的误判,稳定捕捉到了40多个关键基因的“自私”突变。

这些基因多与神经发育及细胞增长密切相关,突变往往导致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甚至提升癌症风险。

据Neville介绍,这一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选择效应远比想象广泛,表明遗传风险不只是少数几种疾病的专属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父亲的生殖细胞群体中。

令人惊讶的是,环境因素如吸烟、酗酒和肥胖,虽显著增加血液细胞的突变负担,但对保护机体重要生殖细胞的精子影响甚微,这显示人体内存在独特机制,守护着睾丸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

此外,这种促进干细胞“自私”增殖的机制并非精子细胞特有。

同样的突变选择现象也在口腔内皮肤细胞中被发现,暗示细胞“自私繁殖”或是人类细胞更新与衰老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

研究者们建议,年轻男性如果计划稍晚生育,不妨考虑冷冻健康精子;而较年长的准父亲则应利用现行筛查技术,最大限度降低遗传风险。

毕竟,父母的健康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关系到子代的基因命运。

这项工作深刻提醒我们,父亲的年龄及精子中复杂的遗传动态,是塑造下一代健康的重要因素。

正如Goriely教授所言,遗传风险远非母亲一方的专利,父亲的年龄也同样刻下了潜在的基因印记。

而深入了解这些机制,或将为未来精准遗传咨询和生殖保健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448-3

Tags: 研究发现:高龄男性生娃,容易遗传更多致病突变给后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