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现代社会,许多男性选择晚婚晚育,但随之而来的遗传风险却鲜为人知。
发表于《自然》期刊的一项基因组测序研究揭示:高龄男性将致病突变遗传给子孙的风险远超我们想象,背后隐藏着一场细胞间“自私繁殖”的博弈。
研究团队对81名不同年龄男性的精子和血液进行了深入测序,发现30岁出头的男性约每50个精子中有1个携带致病突变,到了70岁,这一比例飙升至1/20。
这一数字背后的秘密,正是部分精子干细胞“自私”的扩增策略——某些突变使这些细胞增殖速度远超常规,导致携带致病基因的精子在数量上呈指数级增长,而非简单的线性累计。
这种“自私突变”的现象并不偶发。
之前牛津大学的Anne Goriely教授提出,像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的高发率远超随机突变所能解释的范围,正是这种基因筛选机制在推波助澜。
此次由Raheleh Rahbari和Matthew Neville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双链测序技术——即对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同时检测突变,有效避免了传统测序的误判,稳定捕捉到了40多个关键基因的“自私”突变。
这些基因多与神经发育及细胞增长密切相关,突变往往导致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甚至提升癌症风险。
据Neville介绍,这一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选择效应远比想象广泛,表明遗传风险不只是少数几种疾病的专属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父亲的生殖细胞群体中。
令人惊讶的是,环境因素如吸烟、酗酒和肥胖,虽显著增加血液细胞的突变负担,但对保护机体重要生殖细胞的精子影响甚微,这显示人体内存在独特机制,守护着睾丸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
此外,这种促进干细胞“自私”增殖的机制并非精子细胞特有。
同样的突变选择现象也在口腔内皮肤细胞中被发现,暗示细胞“自私繁殖”或是人类细胞更新与衰老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
研究者们建议,年轻男性如果计划稍晚生育,不妨考虑冷冻健康精子;而较年长的准父亲则应利用现行筛查技术,最大限度降低遗传风险。
毕竟,父母的健康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关系到子代的基因命运。
这项工作深刻提醒我们,父亲的年龄及精子中复杂的遗传动态,是塑造下一代健康的重要因素。
正如Goriely教授所言,遗传风险远非母亲一方的专利,父亲的年龄也同样刻下了潜在的基因印记。
而深入了解这些机制,或将为未来精准遗传咨询和生殖保健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448-3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