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Nutrients:短链脂肪酸与食物过敏发病率的关联

来源 2025-10-02 12:17:00 医疗资讯

短链脂肪酸(SCFAs)是由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短碳链脂肪酸,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占总SCFAs的95%以上。它们不仅为结肠细胞提供能量,还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影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维持肠道的免疫耐受状态。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膳食结构、产前产后环境、喂养方式及外源化学物质暴露等多因素均影响体内SCFAs的生成和浓度。 近年来,研究发现食物过敏患者体内SCFAs水平通常较低,尤其是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的减少与过敏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丁酸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维持免疫耐受。3,4-甲基戊酸则可能与婴儿肠道炎症及肠漏相关,为过敏诊断提供新思路。

本系统综述汇总了近年来针对SCFAs与食物过敏关联的研究,揭示了SCFAs水平下降与过敏发生之间的潜在联系,并探讨了饮食、环境及早期生活方式对SCFAs水平及过敏风险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PubMed、ScienceDirect和Scopus数据库系统检索过去十年内发表的与“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allergy”、“SCFA and food allergy”等关键词相关的文献。剔除重复、撤回、非全文可获得及数据不足的文献后,由两位作者独立筛选和评估研究质量。纳入的研究涵盖动物模型及人群调查,横跨免疫学、营养学及微生物学多个领域。

图:PRISMA流程图

结果显示,饮食结构是影响SCFAs水平的关键因素。高纤维饮食、富含阿拉伯木聚糖和果胶的食物,能促进肠道益生菌如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和Bifidobacterium的生长,提升丁酸和乙酸的生成;而西式低纤维高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则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及SCFAs产生减少。

图:影响过敏反应中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变化的因素

早期生活方式包括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及生活在农村环境中,均与较高的SCFAs水平相关,这些因素有助于丰富肠道菌群,降低过敏风险。动物模型研究显示,补充益生元(如短长链果寡糖)和益生菌(如Bifidobacterium breve)能增加肠道SCFAs水平,减轻食物过敏反应。

多项人群研究表明,食物过敏患者唾液和粪便中的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同时,SCFAs浓度的降低与肠道菌群组成紊乱相关,提示SCFAs可能作为过敏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5. 3,4-甲基戊酸的升高在婴儿肠道炎症及肠漏中表现突出,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新靶点。

综上,本综述证实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乙酸、丙酸、丁酸和异戊酸等,与食物过敏的发生密切相关。维持和提高体内SCFAs水平的关键措施是合理饮食结构,强调高纤维素、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摄入,限制抗生素和环境化学物质暴露。早期营养干预、母乳喂养及优化肠道菌群构成,有助于增强免疫耐受,减少过敏疾病风险。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结合多种人群背景,进一步探索3,4-甲基戊酸及其他SCFAs在过敏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潜力。

原始出处

Szukalska, I.; Ziętek, M.; Brodowski, J.; Szczuko, 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the Incidence of Food Allergies—Systematic Review. Nutrients 2025, 17, 3117. https://doi.org/10.3390/nu17193117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Nutrients:短链脂肪酸与食物过敏发病率的关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