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长期喝代糖饮料影响甜味感知?Nutrients研究:关键在成分而非饮用习惯

来源 2025-10-01 12:13:12 医疗资讯

近年来,低热量甜味剂(LCS)因其零热量且甜味强烈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与传统糖类相比,LCS在激活甜味受体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然而,反复接触甜味物质后产生的甜味适应性,即甜味感知强度逐渐下降的现象,在不同甜味剂之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结合人类心理物理学实验与啮齿动物体内钙成像技术,首次系统性揭示了三氯蔗糖(sucralose)与糖类(葡萄糖、果糖)混合物如何缓解甜味适应,并证明了日常低热量甜味剂摄入习惯对甜味适应的影响有限。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类心理物理学试验。研究招募了81名成年人,分为习惯性低热量甜味剂消费者(HC,平均每周摄入超过5份LCS产品)和非习惯性消费者(NHC,低于每周1份)。两组分别接受含有三氯蔗糖(0.6 mM)、高浓度葡萄糖(800 mM)、高浓度果糖(475 mM)及其与低浓度糖类(葡萄糖111 mM,果糖45 mM)混合物的甜味刺激。使用计算机辅助的通用标记强度量表(gLMS)对甜味强度及适应性进行评分,测量重复多次给药后甜味感知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基于啮齿动物模型的体内微流控舌头钙成像。采用基因修饰的小鼠,表达钙指示剂于味蕾的II型/III型细胞。通过微流控系统,重复给予三氯蔗糖(2.4 mM)及其与低浓度葡萄糖或果糖混合物,实时监测味细胞的钙信号变化,评估分子水平的甜味适应机制。

图:参与者招募

主要结果

1,习惯性摄入低热量甜味剂(HC组)与非习惯性摄入者(NHC组)在甜味感知强度及适应性方面无显著差异(p>0.6),提示长期LCS摄入习惯对甜味适应影响有限。

2,三氯蔗糖单独刺激时产生的甜味适应显著强于其与低浓度葡萄糖或果糖混合物的刺激(人类实验p<0.002;小鼠钙成像p<0.001),说明糖类混合物能有效缓解甜味适应。

图:适应序列

3,高浓度葡萄糖与果糖单独刺激均引发甜味适应(相较于首次刺激,适应性分别为-27%±4%及-38%±5%,均p<0.002),但适应程度低于三氯蔗糖(-66%±5%),反映LCS诱导的适应更为显著。

图:将极微量的糖与三氯蔗糖混合,相较于单独使用三氯蔗糖进行适应,可降低对三氯蔗糖的适应程度

4,小鼠味蕾钙成像显示,三氯蔗糖刺激引起的钙信号强烈且随重复刺激显著衰减,而与糖类混合刺激时,钙信号衰减减缓,表明糖类可能通过调节受体或下游信号途径减缓受体脱敏。

图:体内味蕾在适应三氯蔗糖及其与稀释糖混合物过程中的钙离子反应

5,交叉适应性分析显示,三氯蔗糖适应后对果糖甜味的感知增强,且此效应被三氯蔗糖-果糖混合物的适应所抵消,暗示复杂的受体调控与信号互作机制。

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甜味适应主要由甜味剂组成驱动,而非单纯由个体对低热量甜味剂的习惯性摄入决定。糖类与三氯蔗糖的混合刺激能减少甜味适应,无论在感知层面还是味蕾细胞功能层面均表现出一致性。该发现为食品工业中LCS产品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机制依据,建议适量添加糖类可优化甜味稳定性和消费者体验。

原始出处

Okoye, S.I.; Kim, M.; Petty, S.; Choi, M.; Pepino, M.Y. Sweet Taste Adaptation to Sugars, Sucralose, and Their Blends: A Human and Rodent Perspective. Nutrients 2025, 17, 3075. https://doi.org/10.3390/nu17193075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长期喝代糖饮料影响甜味感知?Nutrients研究:关键在成分而非饮用习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