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史无前例,乡镇卫生院研究登上《柳叶刀》子刊,发布肿瘤相关研究

来源 2025-09-29 12:09:15 医疗资讯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呼吸系统癌症疾病负担的重磅研究。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重要发现,更在于其作者背景:共同第一作者中,一位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另一位则来自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卫生院

这种“三甲医院+基层卫生院”的科研合作模式,打破了高水平医学研究仅局限于顶尖医疗机构的传统认知,展现了中国基层医疗工作者在科研领域的崛起。

图片

1.三十年疾病负担变化

这项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数据,系统分析了1990至2021年中国呼吸系统癌症的疾病负担变化。结果令人震惊——过去30年间,中国呼吸系统癌症负担激增2.4倍

从1990年的27万余例一路飙升至2021年的近94万例,增幅高达240.20%。推动这一曲线陡峭上扬的“主力军”是气管、支气管和肺癌。

图片

1990年至2021年间中国呼吸道癌症的总体趋势

其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每十万人33.11例攀升至44.01例,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也从34.74例升至38.97例。

相比之下,喉癌的负担变化较小:发病率由1.82例微降至1.79例,死亡率由1.59例显著降至0.94例,显示出一定的防控成效。

2. 呼吸系统癌症地域分布

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国各省呼吸系统癌症的“疾病地图”,发现了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

在气管-支气管-肺癌方面,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发病率全国最高;黑龙江、天津和辽宁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则以黑龙江、辽宁和重庆为先。

相反,新疆、甘肃和西藏的发病和死亡率均处于低位。

图片

2021年中国各省呼吸系统肿瘤的负担情况

喉癌方面,海南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3.46/10万),超全国均值93%;黑龙江和辽宁的发病率也居前。死亡率最高的则是海南、黑龙江和贵州。

甘肃、新疆、西藏和宁夏表现为相对低负担地区。香港、西藏、澳门是少有的发病率下降区域。

3.高危人群与风险因素

研究还精准描绘了呼吸系统癌症的高危人群画像:男性和老年群体首当其冲

无论发病还是死亡,男性都在所有省份、所有癌种中全面“领跑”。在气管-支气管-肺癌方面,男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达到62.63例/10万人年,而女性仅为28.16例/10万人年。

死亡层面差距同样明显:男性56.43例/10万人年,女性24.42例/10万人年,死亡风险比例增至约2.3倍。

这种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与男性吸烟率更高、职业暴露风险更大等因素高度相关。

图片

2021年中国各省女性和男性呼吸道癌症的负担情况

研究量化了致命风险因素:肺癌死亡61.6%归因吸烟(近50万例可预防!),25.9%由空气污染导致(主要来自PM2.5、工业排放)。

喉癌死亡76.7%与吸烟相关14.5%与饮酒有关。这些数据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明确方向。

4.研究启示与防控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呼吁采取多维度的精准防控策略:

地域精准干预:东北/东部工业省强化空气污染治理;海南/广东等地加强喉癌早期筛查。

锁定高危人群:男性吸烟者推广低剂量CT筛查;老年群体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动态监测。

源头狙击风险:扩大公共场所禁烟范围,设定PM2.5减排硬指标。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信息:60%以上的呼吸系统癌症死亡本可避免。从放下香烟到守护蓝天,每一次行动都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结语

这项研究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其科学发现,更在于乡镇卫生院医生能够参与并共同主导这样的高水平研究。有网友认为是能发柳叶刀的人去卫生院了,而不是卫生院能发柳叶刀。不论是有人提升了中国基层医疗的科研能力,还是中国基层医疗工作者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都标志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正在向医教研防全面发展转变。

参考资料:

[1] Liu X, Yang Q, Pan L, et al. Burden of respiratory tract cance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5;55:101485.

[2]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官方网站

[3]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数据库

Tags: 史无前例,乡镇卫生院研究登上《柳叶刀》子刊,发布肿瘤相关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