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ancers:免疫与靶向时代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管理新篇章

来源 2025-09-17 12:13:29 医疗资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晚期患者预后不佳。寡转移状态指肿瘤仅向1至3个器官内的少数(通常不超过5个)病灶转移,这类患者具备通过局部消融治疗实现长期控制甚至治愈的潜力。传统上,晚期NSCLC主要依靠系统治疗维持疾病控制,但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显著延长。与此同时,局部治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和精准手术的进步,使得安全有效地消除有限病灶成为可能。这一系列进展推动了针对寡转移NSCLC的多模态治疗策略,将系统治疗与局部消融相结合,实现疾病的最大控制。

本文汇总了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用局部消融治疗(LAT)的临床研究进展,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对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的积极影响。尤其针对EGFR突变患者,局部放疗联合TKI显著提高疗效。文章还深入分析了治疗安全性、患者选择标准及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指导。

研究人员基于2025年5月15日在PubMed/MEDLINE检索的7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涵盖I期至III期),筛选标准为成人患者(≥18岁),确诊同步寡转移NSCLC,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TKI联合局部消融治疗(手术、SB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并报告至少一种生存终点(PFS或OS)。排除回顾性研究、复发性寡转移病例、非英文文献及样本量少于10例的研究。数据涵盖患者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研究显示,Pembrolizumab巩固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19.1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达77.5%,明显优于单药免疫治疗历史数据。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urvalumab和Tremelimumab)联合多部位SBRT在部分患者中达到1年PFS 59%,尽管副作用较高(≥3级毒性达40%)。集中于脑转移的治疗方案显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双免疫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控制率和可控安全性。

表:正在进行/招募中的III期临床试验,评估局部消融策略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寡转移性IV期NSCLC中的应用

针对EGFR突变患者,SINDAS研究证实,首代TKI加局部消融(SBRT)显著延长PFS(12.5→20.2个月)和OS(17.4→25.5个月),且未增加严重毒性。最新III期研究进一步将该策略推广到三代TKI(Osimertinib),胸部放疗联合用药使PFS延长至17.1个月,OS达34.4个月,显示出局部巩固治疗在靶向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安全性方面,免疫治疗与局部消融联合方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肺炎,严重肺炎发生率约6%-12%,多可控;TKI联合放疗肺部毒性略增,但总体可接受,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

总之,寡转移NSCLC的生物学异质性、局部治疗技术及系统治疗方案的差异,导致临床试验结果存在一定波动。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及免疫微环境等生物标志物对免疫疗效影响显著。局部消融方式(SBRT、手术、消融)和治疗时序(先行放疗或巩固放疗)也对疗效产生关键影响,需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优化。此外,纳入统一的疗效指标(RECIST定义的PFS、OS及局部控制率)和毒性标准对比分析,有助于整合现有证据指导临床实践。 当前多项III期临床试验(如ANDROMEDA、NIRVANA-LUNG等)正在进行,期待为LAT在omNSCLC一线治疗中确立标准。未来研究还需扩展至ALK、ROS1等其他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并结合分子影像学和循环肿瘤DNA(ctDNA)监测,实现精准的患者筛选和疗效预测。

原始出处

Kawaguchi, Y.; Takahashi, S.; Shimada, Y.; Kudo, Y.; Ikeda, N. Transforming the Management of Oligo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e Era of Immun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Cancers 202517, 2982.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7182982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Cancers:免疫与靶向时代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管理新篇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