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伴睾丸受累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特征,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临床结局

来源 2025-09-15 12:13:04 医疗资讯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所有病例的1%-2%。伴有睾丸受累的结节性DLBCL(DLBCL-T)和PTL预后较差,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高。15例患者(中位年龄60岁)中,5例为PTL,10例为DLBCL-T,均接受了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R-CHOP治疗。总体而言,完全缓解(CR)率为73%,总缓解率为86%。经过3.9年的中位随访,PTL患者的CR率为100%,且无复发病例。相反,55%的DLBCL-T患者达到CR,其中仅有1例在随访结束时仍处于缓解状态。PTL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之间的分子相似性表明它们存在共同的起源,这促使人们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探索针对性治疗方法,并加深对这些淋巴瘤生物学特征的理解。

研究背景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所有病例的1%-2%,且睾丸是局限性结外病变的第三常见发生部位。在2016年版WHO分类中,PTL被单独列为一种不同于其他DLBCL的类型,而在第5版WHO分类中,它被归类为免疫豁免部位的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有睾丸受累的结节性DLBCL(DLBCL-T)和PTL预后较差,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率高,且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与临床进展的相关性较弱。中枢神经系统复发主要发生在脑实质,可在DLBCL-T或PTL初始治疗后长达15年时出现。DLBCL的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措施备受争议。目前,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被推荐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尽管近期的回顾性研究显示,HD-MTX在该场景下的疗效存在差异。然而,这些研究纳入的DLBCL-T/PTL病例较少,且包含HD-MTX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化疗与DLBCL-T/PTL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相关。目前,对于DLBCL-T/PTL,尚无指南明确HD-MTX与标准化疗(如R-CHOP)的最佳用药顺序(同时使用还是序贯使用)或周期数。HD-MTX具有不可忽视的毒性,且存在延误化疗的风险。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HD-MTX联合化疗(R-HD-MTX-CHOP)作为PTL或DLBCL-T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措施的一线应用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该联合方案在该场景下的疗效和耐受性。若患者在诊断时存在淋巴结受累或除睾丸外的结外受累,则诊断为 DLBCL-T。

 

研究结果

患者结局:  

     

2012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院共有15例睾丸受累的DLBCL患者接受了HD-MTX联合R-CHOP治疗。其中,5例为PTL患者(患者1-5),10例为DLBCL-T患者(患者6-15)。患者基线时的个体特征详见表1。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0岁(41-87岁)。DLBCL-T患者的结外受累部位更多,年龄调整后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更高。对侧睾丸受累情况在PTL患者中占1/5,在DLBCL-T患者中占3/10,即约占所有患者的三分之一。

图片

表1

患者接受HD-MTX治疗的中位次数为4次(范围2-4次),同时联合常规R-CHOP化疗(若患者在4个周期后达到完全缓解,则为6或8个疗程)。除2例患者外,其余所有患者均接受3g/m²的甲氨蝶呤治疗。剩余2例患者(患者7和10)因年龄原因,接受1g/m²和1.5g/m²的甲氨蝶呤联合R-mini-CHOP治疗。2例患者额外接受了4个周期的鞘内甲氨蝶呤治疗(患者2和6),1例患者接受了对侧睾丸放射治疗(30Gy,患者15)。整个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9年。

总缓解率为86%,其中73%(11例患者)在一线治疗期间达到完全缓解。2例患者(患者9和10)在4个周期后达到部分缓解,2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患者6和11)。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例患者(33%)出现该症状。1例患者出现4级血小板减少症并伴有颅内出血。其他1-2级毒性反应包括黏膜炎、恶心、腹泻、肝毒性和感觉异常。2例患者(患者10和11)因感染或一般状况恶化而延迟化疗给药。另1例患者(患者7)在4个周期后因感染并发症及随后的疾病进展,无法继续接受额外化疗。总体而言,考虑到本队列患者年龄较大(约50%的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该治疗方案的毒性反应似乎在可接受范围内。

PTL患者中,经过6.08年的中位随访,无患者出现复发。在DLBCL-T患者中,4例为原发难治性,4例在初始完全缓解后复发。2例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其中1例在诊断时就怀疑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细胞学检查发现小淋巴细胞,但免疫表型分析未发现κ/λ失衡),从诊断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0.7个月。其他复发部位包括肾上腺、肌肉、皮肤、肺、骨骼、甲状腺和淋巴结。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因疾病进展死亡。8例患者接受了二线化疗,其中4例得以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6(疾病进展)和患者9(部分缓解)在4个周期后改用RDHAX方案,作为自体干细胞移植前的过渡治疗。2例患者在三线治疗中接受了CAR-T细胞治疗。患者个体病情进展情况见图1。

图片

图1

淋巴瘤生物学特征:  

 

所有5例PTL均为非生发中心(non-GC)表型,而10例DLBCL-T中7例为非生发中心表型,其中1例(患者11)为高级别淋巴瘤(表2)。在10例接受检测的患者中,2例存在Myc表达阳性,且均为双表达淋巴瘤。除1例患者外,其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Bcl-2和Bcl-6表达检测。在13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存在Bcl-2表达阳性。6例患者存在Bcl-6表达阳性。10例患者接受了MYC、BCL-2和BCL-6重排检测。1例三打击淋巴瘤患者(患者11)存在MYC、BCL-2和BCL-6重排,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双打击淋巴瘤或明显的基因重排。2例患者存在MYC、BCL-2和/或BCL-6多体性。在8例接受分析的患者中,1例(患者10)存在PD-L1表达。

图片

图片

表2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疾病实体之间的相似性,研究者15例患者中8例有可用组织样本的患者,采用针对43个淋巴相关基因的Panel进行了NGS分析。87%(7/8)的患者存在MYD88功能获得性突变(MYD88 L265P),62%(5/8)的患者存在CD79B Y196位错义突变。7/8的患者还存在PIM1基因的频繁多重突变,该基因是已知的异常体细胞超突变靶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可评估IGHV突变状态的患者(n=4)均存在超体细胞突变。此外,还在多种基因中检测到非频发性性突变,包括PRDM1、CD58、B2M、CREBBP、CIITA、CARD11、CDKN2A、EP300、CCND3、FOXO1、IRF4、NFKBIE、TCF3(图2)。DLBCL-T和PTL之间的突变谱未发现显著差异(图2)。

图片

图2

讨 论

PTL和DLBCL-T是DLBCL中罕见但严重的亚型,且均与CNS复发密切相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5例接受R-HD-MTX-CHOP一线治疗的DLBCL-T患者病例。首先,考虑到本队列患者年龄较大(约50%的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该治疗方案的毒性反应似乎处于可接受范围。本研究结果提示,PTL和DLBCL-T在复发率和OS上存在差异,尽管研究效力不足以证明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PTL通常与CNS复发相关,但在本研究中,5例接受HD-MTX治疗的PTL患者经过6.08年的中位随访,均未出现CNS复发。相反,DLBCL-T亚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CNS复发。在近期评估HD-MTX的回顾性研究中,未描述睾丸受累患者的具体结局,也未对PTL和DLBCL-T进行区分。研究发现,HD-MTX在PTL中的疗效似乎显著优于DLBCL-T。既往研究已表明,DLBCL-T的CNS复发风险更高,总体预后更差,这可能与DLBCL-T相比PTL肿瘤负荷更大、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剂量强度不足,或疾病特异性因素有关。相反,HD-MTX联合R-CHOP在PTL中疗效较好,可能与剂量强度以及HD-MTX相比常规化疗更易穿透睾丸屏障、在组织中达到更高浓度有关。IELSG 30试验(NCT00945724)评估了鞘内脂质体阿糖胞苷、静脉注射甲氨蝶呤(1.5g/m²)和对侧睾丸照射在PTL中的应用,其结果与研究发现相似:5年PFS为88%,5年OS为92%,且无CNS复发。本研究结果也与近期一项回顾性研究一致,该研究显示54例接受HD-MTX治疗的PTL患者在5年时均未出现CNS复发。一项针对DLBCL的大型回顾性研究表明,当甲氨蝶呤延迟至治疗末期(R-CHOP之后)使用时,并未增加CNS复发风险。HD-MTX在PTL中的作用似乎至关重要,但其使用时机仍有待确定。

研究者对这些淋巴瘤生物学特征的分析以及文献数据似乎表明,PTL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可能起源于同一种细胞。与PCNSL类似,PTL与非生发中心/活化B细胞亚型相关,高达75%的病例存在BCL6重排以及MYD88/CD79b突变。在本研究中,87%的患者存在MYD88 L265P功能获得性突变,62.5%的患者存在CD79b突变。此外,本研究结果与一项涉及65例患者的报告一致,该报告指出MYD88、CD79B和PIM1突变是PTL或DLBCL-T患者中最常见的变异。在该系列研究中,两种淋巴瘤亚型之间未观察到明显差异,除了CD58基因的突变(在晚期更常见)和BTG2基因的突变(在局限性病变中更常见)。在本研究队列中,研究者也在存在睾丸外受累的患者中发现了2例CD58突变。CD58在免疫逃逸中发挥作用,因此可能促进淋巴瘤细胞向免疫豁免部位以外的区域扩散。

此外,既往研究报道,高达70%的PCNSL和其他眼脑淋巴瘤中存在IGHV4-34重排增加的情况,这支持抗原限制性的观点,且这种重排与非生发中心表型和MYD88 L265P突变的存在相关。在本研究队列中,6例已明确IgH VDJ克隆性有效重排的患者中,有3例存在IGHV4-34重排,这提示PTL中存在抗原限制性倾向,正如在PCNSL中所报道的那样。在3例存在VH4-34重排的患者中,2例为非生发中心表型,2例携带MYD88 L265P突变。

目前,PCNSL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一线免疫化疗中使用HD-MTX。但HD-MTX在这种起源细胞亚型中是否具有更好的疗效尚未得到证实。

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其回顾性研究性质、患者数量有限以及随访时间长度。事实上,已知PTL在初始治疗后长达15年仍可能出现晚期复发。

总体而言,本研究提示PTL和DLBCL-T在临床表现以及对含HD-MTX预防方案的常规一线化疗的反应上均存在差异。未来的研究应将PTL和DLBCL-T作为两个不同的实体进行研究。HD-MTX可能在预防PTL复发中具有一定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发现,同时应探索针对DLBCL-T的替代治疗方案。这些结果还表明PTL与PCNSL在生物学上具有相似性,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种淋巴瘤的特异性生物学特征。

“淋巴瘤211基因突变检测”项目,覆盖MYD88、CD79b、CD58、PIM1、BTG2等基因突变。“BCL2基因融合/重排检测”、“BCL6基因融合/重排检测”和“MYC融合/重排检测”等项目,基于FISH平台,样本类型为4-5张厚度4微米防脱切片(烤片、挂胶),报告周期为5个自然日。

参考文献:

Liévin R, Burroni B, Balducci E, et al. Biological Finding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R-CHOP Plus High-Dose Methotrexate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Large B-Cell Lymphoma With Testis Involvement. Eur J Haematol. 2025;114(1):186-194. doi:10.1111/ejh.14325

Tags: 伴睾丸受累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特征,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临床结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