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有一种癌,发展期长达十余年,被称作是最笨的癌,它就是结直肠癌。
根据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40岁开始上升,
研究表明,大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
今天咱们就简单科普一下息肉的变坏过程。
一、什么是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凸向肠腔的隆起物,就像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
在肠镜下可看到息肉大小、形态不等,可分布于肠道的某一段,亦可累及全肠道;
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多个聚集。
外观也形态各异,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扁的,有的高高凸起;有的像米粒,有的像草莓;有的表面光滑水润,有的粗糙不平……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前者有一定的癌变几率;理论上只要时间足够长,就100%会癌变;
后者一般不会癌变。
二、息肉是怎么变坏的?
先看下图:
从增生到腺癌,大约需要5~10年,或者更短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一是良性阶段
包括上图的1、2、3个环节;一般人群大约从40岁开始,就会出现息肉;
此时是良性的肠息肉;一般没有任何症状;
此时是切除的最好时机,发现和切除可以一步完成:那就是做一次肠镜检查;
良性息肉
2、癌前阶段
从肠粘膜上的小凸起,发展成腺瘤性息肉,大约需要3-5年;
包括图中的第四个环节,此时的息肉,细胞已经发生了形态上的改变,不再是“正常”的细胞形态,称之为“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名称不同,但是意思都差不多。
这个阶段,算是离癌仅仅一步之遥。
腺瘤性肠息肉
从良性的腺瘤性息肉发展到轻度不典型增生,只需要2-3年;
到中、重度的不典型增生,也只需要3-5年;
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中度三类;
轻中度的不典型增生,是不折不扣的癌前病变,但是还毕竟不是癌;
此时切除也为时不晚;
到了重度不典型增生,可以称之为早癌了,
因为此时已经癌细胞和不典型增生细胞都有了;
必须要及时切除,并频繁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
3、早癌阶段
中、重度的不典型增生到完全癌变,大约是1-3年左右,也有的很快,一年半载就变坏了。
早期肠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图中的第五个环节,就是原位癌,此时细胞已经彻底变坏,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而且进展迅速;
但是,如果没有发生淋巴浸润,还算是早癌,此时切除,也可以100%根治;
内镜下ESD术(图源:米若花)
但是,这个阶段的窗口期非常短暂,一不留神,就变成了浸润癌甚至转移癌了;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4、最差的阶段——浸润癌和转移癌
从一枚不起眼的小息肉,到进展期肠癌,大约需要5-15年,平均为10年;
而有些人群要短得多;也有的人群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癌变。但这毕竟是少数;
上述的3个良性环节,基本上都可以在肠镜下治疗;甚至都不需要住院;
而一旦发生了淋巴、血管浸润、或者远端转移,处理起来那就非常麻烦了;
需要外科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是5年的综合存活率还不到40%。
肠癌分期示意图
而且,具体的预后好坏,还要看TNM分级;如果分期差的晚期癌,5年存活率低于10%;
不但要切除一部分肠段,低位直肠癌还无法保住肛门;
不仅花费也是巨大的,病人承受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折磨也是难以诉说的。
三、小结
我们知道肠息肉发生是在40岁前后,而55岁时肠癌的高发期;
因此上,在40岁以前做一次肠镜检查,就能阻断其癌变进程,很大程度上避免肠癌发生;
在做完首次肠镜后,可以按照下表进行复查:
至于说预防,其实也很简单,怕是很多人做不到;
息肉的发生主要与“三高两少”有关,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运动和膳食纤维摄入过少;
简单说就是要多吃素、少吃荤、多运动、少烟酒。
另外,遗传因素、烟酒刺激、久坐、熬夜、精神压力、阑尾和胆囊切除史等也是其产生的原因。
最好的预防手段,简单、粗暴,但是非常有效:
那就是在40岁以前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完)
猜你喜欢
- 11月底前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家“双通道”零售药店
- 北京市灵活就业工作人员下个月起可同意暂缓缴纳2020年养老险
- Nature:首次通过LNP递送tRNA,为遗传疾病带来全新治疗方式
- 女人来月经可以喝咖啡吗?喝咖啡的好处和坏处
- 主编推荐 ‖ 2018—2022年肝移植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 福建出台医务人员激励保障措施
- 明晚19:00直播 2025消化领域线上教育项目| 重塑生命希望!本场SBS 直播会将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线上平台火热开播,把前沿医学知识、暖心康复经验直接送到你眼前!
- 艾滋病发病时都有什么症状
- 防晒隔离和防护要用卸妆水卸吗 用卸妆水卸防晒霜用化妆棉吗
- 一周水煮鸡蛋减肥食谱来了解一下!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