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的应用及血流动力学效应

来源 2025-08-25 12:18:18 医疗资讯

要点速览(Key Messages)

定位与总体证据:DEX 是选择性α₂受体激动剂,提供“可唤醒的镇静”,呼吸抑制极小,在ICU镇静领域与丙泊酚同属非苯二氮䓬类首选;2018年SCCM PADIS 指南建议在机械通气成人中优选丙泊酚或DEX而非苯二氮䓬类,2025年聚焦更新更提出:当“轻镇静/减少谵妄”是重点时,建议DEX优于丙泊酚(条件性推荐,证据中等)。

硬结局:最大规模RCT(SPICE III,n≈4000)显示以DEX为主的镇静与“常规护理”(以丙泊酚为主)在90天死亡率无差异;MENDS2(脓毒症人群)中,DEX vs 丙泊酚在“无谵妄/昏迷天数”亦无差异——提示总体生存与神经学硬结局不优于丙泊酚。

临床优势维度:多项研究显示 vs 苯二氮䓬类(如咪达唑仑、劳拉西泮),DEX可缩短通气/拔管时间、降低谵妄负担、改善沟通;与丙泊酚相比,维持靶镇静不劣、沟通更佳、部分研究提示拔管更早。

NIV/高流量场景: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提示,在因不耐受导致 NIV 可能失败的成人中,DEX可降低插管/机械通气与谵妄风险,但增加心动过缓/低血压。

谵妄相关:夜间低剂量 DEX 可降低ICU谵妄发生;在“因激越性谵妄而不能拔管”的患者,DEX作加用治疗可增加7日无呼吸机小时数、加速拔管。

血流动力学双相效应:负荷/快速滴定期可短暂升压(外周α₂B介导血管收缩);维持期以交感抑制为主,常见心动过缓与低血压。风险随剂量/给药速度/迷走刺激叠加而上升。

安全要点:避免负荷剂量于血流动力学不稳者;小心与β受体阻滞剂/其他降速药物联用;对高迷走刺激状态或气道吸痰等诱发因素要警惕短暂停搏。长期应用停药宜渐减以避免“反跳”。

一、药理与PK/PD概述

DEX 为高度选择性α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α₂:α₁选择性约1620:1),主要通过蓝斑核等中枢结构产生镇静/抗焦虑、脊髓水平产生一定“镇痛样/阿片减量”效应,并具有交感抑制与抗应激作用;对呼吸驱动影响极小,是其区别于GABA能镇静剂(丙泊酚、苯二氮䓬)的关键。

主要PK参数(成人静脉给药):分布相t½约6 min、消除相t½约2 h、Vss约118 L、清除约39 L/h;经肝脏代谢(葡萄糖醛酸化、氧化等),肝功能不全时清除显著下降(重度肝功能不全约↓50%),需减量。

临床启示:

支持持续泵注细致滴定实现轻镇静;

肝功能不全起始剂量与增量均应下调。

二、ICU主要适应证与证据

1)机械通气成人的维持镇静

指南共识:2018 SCCM PADIS 建议使用丙泊酚或DEX优于苯二氮䓬类;2025聚焦更新进一步在以“轻镇静/减少谵妄”为重心时,建议DEX优先于丙泊酚(条件性,证据中等)。

对照苯二氮䓬类:SEDCOM RCT(n=375)显示,DEX 组拔管更早(中位数3.7 vs 5.6 d)、谵妄患病率更低(54% vs 76.6%),但心动过缓更常见。

对照丙泊酚/咪达唑仑:MIDEX/PRODEX 两项JAMA平行RCT证实 DEX 在达靶镇静不劣于对照;与咪达唑仑比通气时间更短,与两者相比患者沟通更佳;不良反应以低血压/心动过缓为主。

硬结局:SPICE III(NEJM 2019,n≈4000)以DEX为主 vs 常规护理(以丙泊酚为主)90天死亡率无差异;心动过缓/低血压事件在DEX更常见。MENDS2(NEJM 2021,脓毒症人群)DEX vs 丙泊酚无谵妄/昏迷天数无差异。

实践解读:DEX 的“可唤醒镇静”利于轻镇静策略、沟通与早期拔管,但不应期待其改善生存。当目标是“轻镇静+尽量少谵妄”时倾向选DEX;若以血流动力学稳定为首要,可优先考虑丙泊酚。

2)非侵袭性通气(NIV)/高流量吸氧的不耐受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CHEST 2021)显示:在因不耐受导致NIV易失败的成人中,DEX可降低插管/机械通气需求与谵妄风险,同时增加心动过缓与低血压;整体提示在严密监护下,DEX 有助提高NIV耐受、减少转向侵袭通气。

3)谵妄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夜间低剂量 DEX(通常0.2–0.7 µg/kg/h,夜间使用)在随机研究中降低ICU谵妄发生率、改善睡眠。

治疗/拔管阻碍型谵妄:在因激越性谵妄而无法减镇静/拔管的人群中,DEX 作为加用较安慰剂增加7日无呼吸机小时数、加速拔管。

4)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总体:DESIRE、MENDS2等研究提示,DEX 与非DEX策略在脓毒症患者的死亡/无呼吸机天数无显著差异。部分观察性/亚组分析提示可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或改善微循环,但证据不一致、样本有限。不应以“改善生存或休克逆转”为目的常规使用。

5)心外科术后与心律失常

多项Meta分析提示 DEX 可能降低心外科术后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但结果存在异质性与争议;明确获益仍待更高质量、以此为主要终点的试验。临床中需在潜在抗心律失常获益与心动过缓/低血压风险间平衡。

三、血流动力学效应与机制

1)双相/剂量速率相关效应

早期短暂升压:快速上量或负荷期可因外周α₂B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出现短暂高血压。

维持期交感抑制:表现为心率下降、血压下降(与容量状态、并用药相关),常见不良事件为心动过缓与低血压。SEDCOM与MIDEX/PRODEX均证实其发生率高于对照。

诱发因素:高迷走刺激(吸痰、咳嗽、呕吐、插管刺激等)可在DEX镇静背景下触发短暂停搏,多数可自限但应立即停药并评估。

2)风险管理与处理

预防:ICU环境不推荐负荷剂量;不稳重症(休克、容量不足、严重传导阻滞未起搏)慎用或先优化血流动力学;与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地美索酮等降速药联用需密切监测。

处理: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低血压时,先降速/停药、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可用抗胆碱药(阿托品/格隆溴铵),但疗效可能受限且联用阿托品偶见显著高血压报道;持续不稳者按心动过缓通用流程(包括临时起搏)处理。

四、用法用量与滴定策略(成人ICU)

总则:以**轻镇静(RASS -2~0)**为目标,避免负荷剂量;每30–60 min小步滴定;尽量结合“镇痛优先”“日间唤醒与自主呼吸试验”等多模态策略(ABCDEF/ICU Liberation)。

起始与维持:常以0.2–0.3 µg/kg/h起始,依据RASS每次增减0.1–0.2 µg/kg/h,多数患者有效范围0.2–0.7 µg/kg/h;部分可至1.4–1.5 µg/kg/h上限(留意血流动力学)。避免负荷剂量。

肝功能不全:降低起始剂量与增量,如指南流程建议起始可选0.4 µg/kg/h或更低,并缓慢滴定。

NIV场景:通常从低速起始(0.2–0.3),以改善耐受为目标;必须在可迅速插管的监护环境下实施。

停药/换药:连续应用超过24–48 h后,建议渐减停药(数小时至24–48 h),以减少反跳性高血压/心动过速/激越等撤药综合征。必要时短期口服可乐定过渡。

监管标签提示:FDA核准ICU镇静不超过24 h(临床常超时使用属标签外),并明确常见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心动过缓、低血压、负荷期短暂高血压、心传导阻滞风险)。  

五、不良反应与特殊人群

心动过缓/低血压:最常见;老年、容量不足、并用降速药物或存在传导阻滞风险更高。见上文处理策略。

短暂高血压:多见于负荷或快速上量期;避免负荷可显著降低。

撤药综合征:连续输注后突然停药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心动过速、激越等;成人研究与病例报道提示非少见,应逐步减量。

肝功能不全:清除下降,必须减量;肾功能不全对PK影响不大。

心衰/心脏重症:CICU 回顾性数据提示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更常见,但总体死亡并不因此升高;需个体化评估。

六、与其他镇静策略的对比与联合

对比丙泊酚:达靶镇静能力相当;DEX 便于“可唤醒”评估与沟通,谵妄方面有潜在优势(2025 SCCM 聚焦更新在“重视轻镇静/减少谵妄”情景下推荐DEX),但血流动力学耐受性通常不如丙泊酚。

对比苯二氮䓬类:在多项RCT中,DEX 与咪达唑仑/劳拉西泮相比综合表现更优(更少谵妄、更早拔管),因此多数指南已将苯二氮䓬类置于非首选。

联合策略:在抗血流动力学不稳时,DEX 可作为低剂量加用以减少GABA能药物用量;也可反向在DEX基础上小剂量丙泊酚/阿片作补充,以避免DEX速率进一步上调引发的血流动力学不良。

七、尚存争议与研究方向

脓毒性休克中的血管活性影响:是否能一致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改善微循环,证据仍不一致,正待更大样本、严格分层的RCT。

心外科术后房颤:不同Meta分析结论不一;需要以AF为主要终点、标准化DEX方案的研究澄清。

长期安全与撤药管理:关于DEX连续应用数日后的撤药综合征发生率、危险因素与最佳减量路径仍需高质量前瞻研究。

结论与实践清单(Checklist)

何时优选 DEX?

需要轻镇静并希望减少谵妄/改善昼夜节律;

进行拔管评估/早期活动/沟通需要“可唤醒的镇静”;

NIV耐受性差且在可即时插管的严密监护环境中。

何时谨慎或避免?

血流动力学不稳、高剂量升压药依赖;

显著传导阻滞/高迷走状态未起搏;

与多种降速药物联用且缺乏连续有创监测。

用药要点

起始0.2–0.3 µg/kg/h,30–60 min微调0.1–0.2;避免负荷;上限1.4–1.5(警惕血流动力学)。

肝功能不全减量;逐步减停预防撤药反跳。

Tags: 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的应用及血流动力学效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