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王燕教授解读: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破局之路”

来源 2025-08-24 12:12:30 医疗资讯

编者按:HER2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致癌驱动基因之一,此类患者对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反应欠佳,预后不良,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医悦汇】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燕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剖析HER2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多学科团队(MDT)治疗模式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医悦汇:HER2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是多少?这种突变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策略选择有哪些重要影响?

王燕教授:HER2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突变类型,其总体发生率大约在1%至6%之间。而在亚裔人群中,HER2突变的发生率似乎较欧美人群更高一些。

据现有数据显示,在中国人群中,HER2突变的发生率约为3%至4%。在肺癌中,HER2突变主要发生在第二十个外显子,即HER2的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该突变存在多种不同的插入类型,多达几十种,因此,HER2突变的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肿瘤类型。其中,一些较为常见的插入突变类型,如A775_G776insYVMA等,受到的研究关注相对更多。但总体而言,HER2突变的复杂性较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不同突变类型的治疗效果。

对于HER2突变的患者,其预后情况并不理想。我们此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早期肺癌中,如果存在HER2突变,其复发或转移的概率会高于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人群。这意味着,携带HER2突变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就面临着更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预后相对较差。

进入晚期阶段后,虽然针对HER2突变肺癌的治疗手段相对较多,但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幸运的是,目前针对HER2突变的新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例如抗体偶联药物 (ADC)等针对HER2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这些新疗法的研发,为HER2突变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新的治疗手段,HER2突变患者有望获得一定的生存获益,从而改善其预后情况。

医悦汇:在临床实践中,MDT对于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有哪些具体帮助?如何通过MDT模式更好地整合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等多种手段?

王燕教授:多学科团队(MDT)是一种针对每位患者进行综合诊疗的模式。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患者有望获得更多的治疗获益。一般来说,MDT不仅涵盖与治疗直接相关的外科、放疗科、内科和介入科,还包含与诊断密切相关的病理科、影像科等。因此,经过MDT的合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分型和分期,并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推荐。

对于HER2突变的患者而言,目前在早期阶段并没有特殊性的治疗方式,主要参考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模式。也就是说,早期HER2突变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核心,而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则需由MDT进行合理评估和确定。

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治疗选择相对丰富。目前,针对HER2突变的治疗药物,如DS-8201(T-DXd)或SHR-A1811等ADC药物,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其适应症为标准一线治疗后的二线治疗。而对于TKI,目前尚无获批用于HER2突变治疗的药物。不过,我们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例如,我们团队使用吡咯替尼联合阿帕替尼的方案,在后线治疗以及一线治疗中均显示出不错的疗效。今年,还有更多新药处于研发阶段,例如宗格替尼或BAY 2927088。当然,这些新药进入临床应用还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并需要一定时间来验证。但至少我们有了更多新药值得期待。

对于晚期HER2突变患者,虽然ADC和TKI目前多用于后线治疗,但我们是否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联合治疗手段,让他们在一线治疗中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疗效?目前,多个临床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也特别期待这些研究能够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医悦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还面临哪些挑战?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王燕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HER2突变的患者,他们面临的挑战与大多数少见突变的挑战非常类似。

第一个挑战是检测问题。我们需要在初始诊断或术后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检测。目前可用的靶点非常多,很难专门针对HER2突变去做检测。因此,如果有条件,我们应该在一开始对多种可用的驱动基因进行检测,这样我们就能发现哪些患者具有少见突变,并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机会。

对于HER2突变而言,今年刚刚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已将HER2突变检测提升到Ⅰ级推荐的地位。这意味着虽然针对HER2突变的治疗方式不如其他驱动基因的治疗手段那么成熟,但它确实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因此,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这部分患者。

第二个挑战是治疗方式的选择。刚刚提到,目前我们有一些药物可用,例如ADC药物。虽然在肺癌中还没有获批的TKI药物,但在乳腺癌中已经有很多TKI药物获批。因此,如何将这些药物合理应用于临床,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适应症:药物是否获批用于肺癌治疗。

  • 医保覆盖:药物是否能够被医保报销。

  • 药物价格:药物价格是否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因为大多数新药价格仍然较高。

因此,今年的CSCO指南也对一些药物的推荐级别进行了调整。例如,DS-8201(T-DXd)的推荐级别已提升至Ⅰ级。这些指南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对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选择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个挑战是耐药问题。所有药物都可能面临耐药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药物的耐药机制,并寻找克服耐药的方法。这将是我们在后续工作中面临的艰巨任务。

Tags: 王燕教授解读: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破局之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