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cta Derm Venereol:食管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策略及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2025-08-20 12:16:56 医疗资讯

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影响0.5%至2%人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食管受累虽罕见却具有高发病率及恶性转化风险。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至2023年间某三级医院收治的9例OLP患者,系统探讨了其临床特征、诊断策略及治疗挑战。患者中8例为女性,中位年龄76岁,所有病例均合并口腔扁平苔藓,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其中2例为首发表现。内镜下可见食管上段特征性病变,如纤维环、狭窄及黏膜剥脱,8例活检显示典型苔藓样改变(淋巴细胞浸润、上皮凋亡等)。治疗上采用吞咽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及食管扩张术,8例症状部分缓解,但无进展为食管鳞癌的病例。研究强调OLP易被漏诊,需结合内镜、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DIF)综合诊断,并警惕其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

研究纳入了所有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OLP患者,采用标准化流程收集人口学、临床及治疗数据。内镜检查的适应症包括吞咽困难等食管症状或广泛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活检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苔藓样特征,如上皮脱落、淋巴细胞浸润及凋亡小体。治疗策略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层,轻症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重症需系统性用药(如泼尼松30 mg/天),合并狭窄者行内镜扩张术。随访中通过症状评分、内镜复查及扩张需求评估疗效,中位随访2年未发现癌变,但1例因口腔鳞癌死亡。

图1. 食管扁平苔藓的内镜表现。(A)纤维环。(B)白色蕾丝样隆起。(C)黏膜剥脱与糜烂

研究结果揭示了OLP的独特临床模式。内镜下,所有患者食管上段均出现纤维环(“气管化”)和黏膜糜烂(图1),组织学显示基底细胞凋亡和密集淋巴细胞浸润(图2-3)。值得注意的是,仅1例完成DIF检测且结果阴性,凸显了诊断实践中DIF应用的局限性。治疗方面,吞咽糖皮质激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成为主流方案(6/9),5例需多次扩张术,但症状复发率高。尽管治疗反应良好(8/9稳定),1例仍需升级至系统性免疫抑制。恶性转化方面,虽无食管鳞癌发生,但1例口腔鳞癌的远期风险提示OLP需长期监测。


图2. 食管扁平苔藓组织学切片显示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

讨论部分指出,OLP的诊断延迟(中位5年)与内镜表现非特异性密切相关。其组织学特征虽与口腔扁平苔藓相似,但需与反流性食管炎、嗜酸性食管炎等鉴别。研究支持内镜活检的核心地位,但强调临床疑诊的重要性——尤其对于中年女性口腔扁平苔藓伴吞咽困难者。治疗上,糖皮质激素仍是基石,但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尼)等靶向疗法在难治性病例中展现潜力。恶性转化风险(文献报道5.55%-6.1%)虽未在本系列中体现,但长期内镜监测仍被推荐。


图3. 组织学切片显示上皮内凋亡及鳞状上皮剥离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DIF检测率低及样本量小,未来需前瞻性研究验证。结论强调,OLP作为口腔扁平苔藓的潜在并发症,需多学科协作管理。提高认识、规范活检及个体化治疗(如靶向药物)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恶性转化的风险警示了终身随访的必要性。

原始出处

Manzanares N, Molina-Alvarez A, Iglesias M, et al. Oesophageal Lichen Planus: 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cta Derm Venereol. 2025;105:adv43358.

Tags: Acta Derm Venereol:食管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策略及治疗效果分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