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无影灯下的隐形战斗——健康中国背景下麻醉医生职业暴露防护策略

来源 2025-08-18 12:17:12 医疗资讯

在手术室里,当所有人关注主刀医生的操作时,麻醉医生正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他们作为生命的"隐形守护者",却常常忽略了自己长期暴露在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健康威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麻醉医生被忽视的职业风险,并提供实用的防护建议。

一、化学战:麻醉废气的隐形攻击

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吸入麻醉药(如七氟醚、异氟醚),病人一吸就睡过去了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麻醉废气,吸多了,你可能比患者还迷糊,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吸入七氟醚废气的女性工作者,其生育能力降低,自然流产风险上升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未暴露于麻醉废气中的女性工作者1】 

图片

防治妙招:手术前一定废气回收系统连接好,确保正常运转,千万别偷懒!患者麻醉诱导时废气浓度最高,可以稍微站远点,等稳定了再靠近。手术室还要定期做好通风换气废气少吸点,大脑清醒点,口罩戴好,健康不倒。

小贴士:如果经常感到莫名疲倦或头晕,可能是废气暴露过度的信号!

二、姿势的代价:脊柱发出的抗议

麻醉医生每天都要打麻醉,固定姿势引发颈椎病,手腕部重复性劳损。手术结束后还有转运病人,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走路像只大虾,稍不留神就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形象代言人!  

图片

防治妙招:打麻醉时,尽量调整床的高度,让自己坐操作,减少弯腰。每天交班前、手术后,花30秒做个“猫式伸展”(学猫拱背),拯救一下自己的老腰!下班别躺平,运动要跟上。游泳、瑜伽是最佳选择,实在没时间,每天靠墙站立5分钟,拉伸5分钟,轻松一整天!

三、生物钟的崩溃:夜班与睡眠剥夺

麻醉医生的24小时夜班非常刺激,急诊外伤、大出血抢救、术中各种突发状况(如血压高了,心率慢了,血氧饱和度低了等等)都需要麻醉医生来处理。术中突发状况带来的急性应激,昼夜节律紊乱导致代谢综合征,慢性睡眠不足引发认知功能下降,长期压力导致焦虑、抑郁倾向、情绪耗竭。面对这些精神压力我们又该怎么缓解呢?

防治妙招:1、建立规律的补眠习惯。夜班时,如果没有急诊手术,见缝插针,能睡就睡,养精蓄锐。 2、建立科室心理支持小组,同事之间的支持网络。休息时和同事聊聊八卦,笑一笑,压力少一半。有研究表明,50%以上的麻醉科医师有术中精神高度紧张、夜班和加班多、急诊手术多、抢救与紧急气管插管使其精神紧张等工作特点内向型人格倾向的麻醉科医师执业紧张度较高;外向型人格倾向倔强型人格倾向的麻醉科医师职业紧张度相对较低;良好的社会支持度和个人成就感能降低职业紧张的程度2】。3定期进行正念减压训练。遇到紧急情况,先深呼吸3秒,默念:“我是麻醉大佬,我能搞定!”沉着冷静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是麻醉医生最基本的素养。4、培养工作外的兴趣爱好,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四、看不见的威胁:辐射与感染风险

手术室还存在C臂机操作时的电离辐射,锐器伤导致的血源性感染,耐药菌环境暴露等潜在的威胁,我们要严格穿戴铅防护装备,规范锐器操作流程,接触患者前后规范洗手,定期接种相关疫苗时时刻刻做好防护措施。

图片

职业病的防治不是“矫情”,是对职业生命的尊重。我们守护着手术台上的生命,而我们的健康,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命线”呢? 我们习惯了做幕后,在无影灯下无声战斗,在监护仪前默默坚守。但今天,我想说:麻醉医生也需要铠甲!我们的铠甲,是科学的防护,是健康的习惯,是团队的互助,更是对自身价值的珍视。

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像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样,关注自己的血压和心率;像严格计算麻醉剂量一样,严格管理自己的作息时间作息和心理压力;像守护手术安全一样,守护好自己的职业生命!唯有我们健康,才能托举起更多的生命;唯有我们健康,才能让“麻醉”二字,永远代表安全与希望!

麻醉医生既是患者生命安全的守门人,也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做好科学的防护措施合理的工作安排,保持积极的心态,履行职业使命的同时,也要守护好我们的职业健康!

[1]舒蕤,张成明,张如意,刘金倩,宋立娟,静广建,于飞.长期吸入低浓度七氟醚孕鼠子宫内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28):4456-4461.

[2]李文静,高瑞君,沈有舟,胡振宇.麻醉科医师人格倾向与职业紧张度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1):1397-1399.DOI: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2.11.032.

Tags: 无影灯下的隐形战斗——健康中国背景下麻醉医生职业暴露防护策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