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1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27岁。主诉:患者11月前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为房间隔缺损,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
超声检查
超声描述:TEE下可见房间隔见两处连续中断,探及双期左向右分流。
缺损与周边结构关系如下:
1. 四腔心切面:见12mm、9mm两处缺损,二者相距10mm,前者距房顶部>7mm,后者距冠状静脉窦约7mm;房间隔总长约40mm。
2. 上下腔两房切面:见11mm、10mm两处缺损,二者相距11mm,距上、下腔静脉均>7mm;
3. 大动脉短轴切面:见一处约13mm缺损,主动脉后方残端5mm,房后壁残端>7mm。房间隔总长约34mm。
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2 临床策略
术前封堵策略
四腔心切面下见12mm、9mm两处缺损,二者相距10mm,前者距房顶部>7mm,后者距冠状静脉窦约7mm。经术者团队讨论后决定先封堵9mm缺损,再封堵12mm缺损,手术全程通过DSA+食道超声引导进行。
选伞考量
多孔型房缺(分型),手术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
1. 精准封堵,确保封堵器完全闭合缺损的同时,避免影响邻近瓣膜功能及冠状静脉窦;
2. 分步策略,由于封堵器腰部的自膨胀特性可能挤压周围组织,导致相邻缺损缩小,故先植入可降解BDASD-Ⅰ 16封堵器闭合9mm缺损,再根据残余缺损情况选择第二枚封堵器规格,显著增加了操作难度。
鞘管考量
采用双侧股静脉穿刺,同步置入两根14F可降解鞘,以便更直观评估双封堵器的重合形态。确认两枚封堵器位置理想后,再剪断成型线并撤出钢缆。
手术策略
术中首先成功植入可降解BDASD-Ⅰ 16封堵器闭合9mm缺损。由于封堵器植入后对周围组织的挤压作用,使邻近的12mm缺损缩小至9mm。经团队综合评估,决定再次选用可降解BDASD-Ⅰ 16封堵器完成封堵。最终采用双BDASD-Ⅰ 16封堵器策略,成功实现双孔房缺封堵。
3 手术过程
第一枚封堵器植入
术中超声复测
靠近下腔房间隔缺损直径约为9.2mm,与术前超声测量基本一致。
靠近上腔房间隔缺损直径约为11mm,与术前超声测量基本一致。
超声下送入鞘管
MPA2导管与鞘管顺利通过第一个9mm缺损。
DSA下送入鞘管
DSA下可见MPA2导管与鞘管顺利通过第一个9mm缺损。
左盘展开
超声下可见左盘打开呈球状。
牵拉成型线,使左盘面成型。后撤鞘管和钢缆,使封堵器左盘贴靠房间隔。
DSA下可见左盘面成型良好。
右盘展开
超声下可见右盘展开呈球状。
牵拉成型线使得封堵器盘面呈盘状。
骑跨房间隔
DSA与超声下可见右盘展开,左右盘面骑跨。
成型锁定
鞘管抵住封堵器后,前顶钢缆,助手固定钢缆和鞘管,牵拉成型线锁定。
锁定后牵拉试验
锁定后,封堵器形态良好。进行牵拉试验,超声下可见封堵器整体移动。
第二枚封堵器植入
再次测量第二个缺损距离
由于第一枚封堵器的植入,第二个缺损由12mm变为9mm。
第二个鞘管置入
鞘管顺利通过第二个缺损。
第二枚封堵器植入
可见左盘打开。
第二枚封堵器骑跨房间隔
可见第二枚封堵器锁定后骑跨房间隔,形态良好。
DSA下释放封堵器
先释放第一枚封堵器顺利撤出鞘管。
释放第二枚封堵器并撤出鞘管,释放后Mark点紧密聚拢、手术成功。
释放后超声
释放后封堵器位置正确、形态良好。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未见分流,封堵成功。
4 病例小结
房间隔缺损中约10%为多孔型或筛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手段针对这些多孔型或筛孔型房间隔仍然十分棘手,使用多枚传统金属封堵器增加房间隔负担,牵拉心腔及瓣膜,远期可能会影响瓣膜的正常运动甚至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此外,多枚封堵器介人封堵临床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相应的血管损伤、气体栓塞、血栓和封堵器移位的发生率较高[1]。
此次手术面临的关键挑战有三点:
一. 因其中一个缺损距离冠状静脉窦距离只有7mm,故首先确保封堵器完全闭合缺损的同时,避免影响邻近瓣膜功能及冠状静脉窦。
二. 由于封堵器腰部的自膨胀特性可能挤压周围组织,导致相邻缺损缩小,需植入第一枚封堵器后再选择第二枚封堵器规格大小,对术者团队灵活性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术者需经双侧股静脉,分别通过两处房缺置入输送鞘管后,沿鞘管将两枚MemoSorb®可降解ASD封堵器精准输送至房间隔缺损部位,充分观察两枚封堵器形态有无重叠,位置是否牢固,封堵是否成功,操作难度显著。团队最终选用两枚BDASD-Ⅰ 16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封堵该双孔型房缺,术后即刻超声显示,两枚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位置形态理想,封堵成功。
患者为27岁年轻女士,双孔型房缺患者行双生物可降解封堵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医疗技术的革新,更是践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的体现。在确保与传统介入封堵具有同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避免了传统金属封堵器作为永久性植入物增加心脏负担和远期并发症风险(如金属过敏、封堵器移位、血栓形成风险、影响心脏生长与心脏电生理功能等),为年轻患者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治疗选择。此方法为双孔型ASD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有效且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治疗选择,尤其有利于年轻患者的心脏长期健康与功能。
感谢十堰市人民医院赵继先、范群雄、沈俊教授团队的病例分享
参考文献:
[1] 刘磊,李瑞,赵虎,等,双伞交错夹合封堵多孔型房间隔缺损1例的介入治疗思考[J1.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3,29(5)
猜你喜欢
- 男性必学的五个性爱技巧 让女人欲罢不能
- 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已启动五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 2020年08月18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 ISME J:新冠病毒、SARS、MERS 在哺乳动物中的易感性比较
- 躯干发育异常
- 瑶柱炒鸡蛋的做法-家常味炒菜谱
- Cell Discovery:同济大学陈嘉瑜/高绍荣/张勇揭示人类产前胚系发育过程中的组蛋白修饰重新编程
- 沉痛悼念!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欧阳仁荣逝世
- 瑜伽初级视频教程初级全套,女生在家练出细腰身材
- Hypertension:高血压患者进行白蛋白尿筛查,有助于减少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