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2024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

来源 2025-08-18 12:13:25 医疗资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主任委员侯晓彤教授在202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年会开幕式上隆重发布并解读了《2024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手术及体外循环数据调查白皮书》。这份备受瞩目的白皮书汇集了全国789家医院的详实数据,为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心血管外科发展现状提供了权威依据。

图片

手术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性变化显著

2024年全国789家医院共完成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360,765例,较2023年增加18,961例,增幅为5.5%。

图片

其中体外循环(CPB)下手术201,257例,占比为55.8%,但CPB下手术占比较2023年下降了2.1%。

图片此次调查的医院反馈率达到了惊人的96.8%,充分体现了全国各医院对ChSECC数据调查工作的大力支持。

图片

从手术类型分布来看,各类手术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图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增长最为显著,达到80,016例,较2023年增加8,008例,增幅11.1%,占总手术量的22.2%(占比增长1.1%)。图片

这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与《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中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致死原因的描述高度吻合。

心脏瓣膜手术仍占最大比重,达92,488例,较2023年增加3,751例,增幅为4.2%,占总手术量的25.6%(占比下降0.3%)。这主要归因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退行性瓣膜病变增加。

图片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88,503例,较2023年增长2,769例,增幅3.2%,占总手术量的24.5%,该比例较2023年下降0.6%。更值得关注的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比例首次超过半数。

图片

大血管手术48,579例,较前一年增加1,820例,增幅3.9%,占总手术量的13.5%(占比下降0.2%)。

图片

除上述四大类手术外,还有51,179例其他类型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占总手术量的14.2%,与去年占比相同。

儿童心血管外科患者结构变化

2024年各医院上报的年龄<18岁的未成年患者心血管外科手术量共42,992例,较2023年减少了917例,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总量中占48.6%,占比下降2.6%。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模式正在发生重要转变,成人先心病患者首次超过儿童患者,未来复杂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将有所增加。

地区分布:资源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手术总量地区分布

2024年心脏大血管手术数量排名前十的省市依次为:北京(53,539例)、河南(30,490例)、上海(25,506例)、广东(25,387例)、湖北(24,406例)、山东(23,104例)、江苏(20,411例)、陕西(16,483例)、四川(13,491例)和浙江(12,961例)

手术量排名前十省份的手术总量为245,778例,占全国总量的68.1%,占比较2023年增长了0.6%。此外,还有11个省(湖南、重庆、新疆、云南、福建、安徽、辽宁、天津、吉林、广西及河北)的心血管外科手术量均超过5,000例。

CPB手术地区分布

2024年CPB手术数量排名前十的省市依次为:北京(25,906例)、广东(17,824例)、上海(15,263例)、河南(14,088例)、江苏(13,760例)、湖北(13,019例)、山东(11,033例)、浙江(9,133例)、四川(8,638例)和云南(6,994例)

排名前十省市的CPB手术量为135,658例,占全国CPB总手术例数的67.4%。2024年CPB手术例数≥5,000例的省市还包括陕西(6,633例)、湖南(6,414例)和重庆(5,134例)。值得关注的是,国产膜式氧合器应用率达到13.4%,较2023年增长3.9%。

各病种地区分布特点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量前十名的省市为:北京(11,091例)、河南(9,423例)、广东(7,669例)、上海(7,509例)、陕西(7,124例)、湖北(6,157例)、山东(3,754例)、新疆(3,708例)、四川(3,573例)和江苏(3,369例)。其中北京、湖北、陕西及四川增长较多,分别增加1,688例(增幅18.0%)、1,436例(30.4%)、1,137例(19.0%)及662例(22.7%)。

图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例数居前十位的省市为:北京(18,193例)、山东(8,729例)、河南(7,713例)、江苏(5,186例)、上海(4,706例)、天津(4,449例)、湖北(3,518例)、河北(2,975例)、辽宁(2,819例)和广东(2,626例)。排名前十省份手术总量60,914例,较去年增加5,651例(增幅10.2%)。

图片

大血管外科手术量前十名的省市为:湖北(5,166例)、北京(4,972例)、河南(3,937例)、上海(3,652例)、江苏(3,505例)、陕西(3,333例)、广东(3,266例)、山东(2,647例)、四川(1,994例)和浙江(1,727例)。北京、湖北、浙江及上海大血管外科手术量较2023年大幅增长。

图片

心脏瓣膜手术数量前十名的省市为:北京(10,755例)、上海(7,300例)、湖北(7,089例)、广东(6,816例)、江苏(6,795例)、四川(5,495例)、河南(5,154例)、浙江(4,913例)、山东(4,850例)和陕西(3,796例)。

图片

各医院开展情况:集中度高,差距明显

心血管外科手术量

单中心心血管外科手术例数排名前十的医院依次为:北京安贞医院(23,388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1,516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9,497例)、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8,085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7,889例)、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338例)、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7,306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14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6,590例)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499例)

图片根据全国789家医院的反馈结果,手术例数≥1,000例的医院有83家(10.5%),共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244,184例,占全国总手术量的67.7%;而<100例的医院有398家(50.4%),共完成手术13,969例,占全国手术量的3.9%。

CPB手术量

2024年开展体外循环手术例数排名前十的医院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3,827例)、北京安贞医院(7,252例)、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5,655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184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4,455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4,260例)、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4,009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613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908例)和河南省胸科医院(2,822例)

图片 图片

生命支持技术蓬勃发展

ECMO技术应用

2024年有405家医院的心外科相关科室应用ECMO救治急危重症患者9,390例(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78例),ECMO开展医院较2023年增加18家,ECMO例数增加834例,增幅9.7%。开展例数≥20例的医院有120家(29.6%),开展ECMO共计7,709例,例数占比82.1%。

图片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数据,全国ECMO总例数达22,703例,心外科占比41.4%,凸显了该技术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中的重要地位。ELSO国际注册研究显示,VA-ECMO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生存率约为40-50%。

图片

心脏移植发展

2024年有64家医院开展心脏移植手术1,062例,较去年新增6家医院,手术例数较去年增加67例,增幅6.7%。其中有1家医院完成1例心肺联合移植。随着《中国心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的完善和器官获取与分配体系的优化,预计未来移植数量将继续稳步增长。

专业人才缺口亟待解决

2024年我国从事ECC的专业人员有2,595人,较去年新增64名。随着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快速发展,相应需要更多的ECC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执业空缺仍然较大,预估约需843位

美国心胸外科学会(STS)建议,每台体外循环手术应配备至少1名经过专业认证的体外循环师。而我国目前的人员配比明显不足,这不仅影响手术质量,也制约了心血管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2024年数据显示,非体外循环手术占比达到44.2%,这一变化体现了心血管治疗理念从传统外科手术向微创介入治疗的转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适应证不断扩展,PARTNER 3研究证实在低风险患者中TAVR效果不劣于外科手术。同时,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MitraClip系统已被纳入我国医保目录。

图片

机器人辅助等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微创及介入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将加速推进,Da Vinci机器人系统在心脏手术中已显示出良好前景。

总结

2024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数据白皮书展现了行业发展的复杂图景:总量稳步增长与结构性调整并存,技术创新与人才短缺并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侯晓彤教授在年会上强调,面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高发态势和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我们需要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优化和医疗质量提升。只有通过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才能真正实现心血管外科的高质量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Tags: 2024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