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6岁男孩关节反复“爆炸”化脓,皮肤溃烂流脓,真凶竟是一种罕见基因病!

来源 2025-08-16 12:14:35 医疗资讯

6岁的乐乐(化名)在一次操场玩耍后出现右膝红肿、疼痛及活动受限,家人以为是摔伤所致,但症状很快加重并伴发热。关节液检查显示大量中性粒细胞而细菌培养阴性,提示无菌性关节炎。此后两年内,他多次在轻微碰撞或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膝关节、肘关节反复红肿疼痛。10岁时又出现严重痤疮及小腿坏疽性脓皮病,症状反复交替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多学科会诊结合临床表现及家族史,怀疑为PAPA综合征,基因检测证实存在PSTPIP1致病变异。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短期冲击治疗及IL-1β拮抗剂维持治疗后,关节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皮肤病灶逐渐愈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什么是PAPA综合征

PAPA综合征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介导的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首次报道于1997年,全球已报道病例不足100例。我国2017年首次报道1例PAPA综合征成人患者,至今国内文献报道过的仅3例,实属“罕见中的罕见”,极易漏诊及误诊。

临床表现

PAPA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通常自发或在轻微创伤后出现,多在儿童期起病。关节受累多呈寡关节炎形式,常见于膝关节、肘关节和踝关节,髋关节、指趾关节及脊柱较少受累。发作时关节腔内聚集大量中性粒细胞,可造成滑膜和软骨严重破坏。

皮肤表现以痤疮和复发性坏疽性脓皮病为主。痤疮多为结节性类型;坏疽性脓皮病起初为浅表红斑性丘疹,逐渐发展为无菌脓疱及侵袭性溃疡,常见于四肢。此外,部分患者在注射部位可形成无菌脓肿。这三种皮肤表现很少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其他表现,如肠易激综合征,以及服用含磺胺类药物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诊断

目前针对该病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及囊性痤疮,同时结合辅助检查特点,可疑诊该病。通过基因检测,发现PSTPIP1基因位点变异为诊断该病的确诊依据。

图片

治疗

PAPA综合征大多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长期应用需谨慎。文献报道的其他治疗药物种类较多,疗效差异明显。目前较常被提及的长期治疗方案主要包括IL-1β拮抗剂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两者均有部分患者获得良好反应,也有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报道。其他抗炎药物使用较少,但有病例显示,他克莫司联合阿达木单抗在治疗PAPA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在多种临床表现中,坏疽性脓皮病常为最顽固且治疗棘手的症状,对大剂量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有部分反应。阿达木单抗及英夫利昔单抗对其治疗效果较好,而依那西普、阿那白滞素等免疫抑制剂的疗效相对欠佳。

研究提示,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导致临床表现及最终预后的差异,因此在治疗选择上,应基于致病因子及其受体亚组进行针对性用药,以期获得更明确且持久的疗效。

图片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儿科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学组,等.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3):161-172.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1109-01333.

2.梁伟玲,等. 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12): 977-981.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0430-00456

3.傅汝倩,康志娟,李志辉.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孪生兄弟报道[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5):382-384.DOI:10.3760/cma.j.cn101070-20191015-00985.

Tags: 6岁男孩关节反复“爆炸”化脓,皮肤溃烂流脓,真凶竟是一种罕见基因病!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