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管理:精准通气的艺术

来源 2025-08-13 12:11:12 医疗资讯

一、基础生理学理解:气道阻力与时间常数

文章首先回顾了空气流动与阻力的流体力学原理:

·Hagen–Poiseuille 定律用于描述气体在气道内的流动,其核心影响因素包括气道半径、长度、气体黏度及压差。

·Reynolds数用于判断气流状态(层流 vs 湍流),当Re>2000时,流动进入湍流,增加呼吸功。

·时间常数(τ)= 阻力 × 顺应性:1个τ代表63%的通气过程完成,3–5个τ才能实现95%的气体交换。

图片

图1:吸气与呼气过程中的“容量-时间曲线”。若未允许至少3至5个时间常数(τ)周期,则气体交换过程不完整,肺容量无法充分进入或排出。

τ = 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

二、三种空气滞留机制与识别方法

文章基于病因与波形特征,将空气滞留(air trapping)划分为三类:

图片

图片

图2:空气滞留机制示意图。

缩略词说明:COPD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EEP = 呼气末正压;Te = 呼气时间。

三、个体化机械通气设置建议

图片

图3:适用于重症哮喘机械通气管理的床边快速评估与处理算法。

关键目标

· 主要目标:防止肺过度充气与动态肺气肿。

· 次要目标:控制PaCO₂,目标pH维持在7.25–7.30之间。

具体设置建议:

通气参数

建议值

潮气量(VT)

6–8 mL/kg

吸气流速

60–90 L/min(持续流优于减速流)

呼吸频率

不超过15次/分钟

吸呼比(I:E)

推荐1:4至1:6,延长呼气时间

PEEP

依照aPEEP类型设置,避免过高

Pplat(平台压)

虽非目标,但控制在30 cmH₂O以下更安全

四、临床实用通气决策流程图

文章在第5页Figure 3展示了一个床边快速评估与干预算法:

1.评估呼气波形(Flow-time curve)

2.如存在呼气流未归零 → 延长呼气时间

3.如流归零但仍存在aPEEP → 呼气暂停观察是否有压力上升

4.如有 → 设置PEEP为测得PEEP的80%

无明显波形变化 → 通过Pplat变化判断隐匿性PEEP并优化设定

五、总结与临床意义

· Status Asthmaticus 的管理需结合药物与通气干预。

· 明确空气滞留机制,是实现精准机械通气与减少肺损伤的基础。

· 该文章提出的分型与个体化策略,具备较强的床边实用性与教学价值,适合纳入重症与急诊培训教材。

Tags: 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管理:精准通气的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