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乳腺癌患者中约80%为雌激素受体阳性(ER+)。对于绝经后的ER+早期乳腺癌患者,完成5年标准辅助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将10年乳腺癌复发风险降低40%~50%,死亡率降低30%~40%。
但患者远期的复发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是否继续延长治疗是一个关键抉择。过去延长他莫昔芬疗程虽有效果,却伴随子宫内膜癌、肺栓塞等风险。而目前指南对最佳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持续时间存在分歧。
为了解决当前证据的不确定性,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EBCTCG)开展一项大型荟萃分析,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继续延长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可使复发风险再进一步降低27%,且既往使用莫西他芬或延长治疗足疗程的患者获益更大。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柳叶刀》。
截图来源:The Lancet
这项研究汇集了全球12项随机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覆盖22031名已完成至少5年内分泌治疗(含他莫昔芬单药、芳香化酶抑制剂单药或序贯治疗)且无复发的绝经后患者,对比继续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否对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结局的影响。研究采用意向治疗分析(ITT),即针对所有参与分组的患者进行分析,无论患者依从性如何。
整体而言,尽管存在大量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组39.0%和安慰剂组37.6%患者未遵循治疗计划),与不进行进一步治疗相比,继续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仍有显著获益:
-
整体复发风险显著降低27%。
-
而且5年延长治疗比2-3年方案效果更显著,延长治疗时长与复发风险之间存在非常显著且近似线性的关联。诊断后第5~15年的总体复发风险降低(29% vs 13%)、远处复发风险(27% vs 9%)都更低,而乳腺癌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不显著,全因死亡率则未观察到差别。
在当前临床实践中,许多绝经后女性在接受初始辅助治疗的同时,还会接受5年的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4项试验(共5710名女性的数据)对比了接受10年和5年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效果:
-
在延长治疗开始后的10年内(即诊断后第5-15年),接受10年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女性,总体复发风险降低26%(复发率12.2% vs 15.4%,RR 0.74,p=0.0005),远处复发风险降低25%(复发率6.9% vs 8.8%,RR 0.75,p=0.0082),但乳腺癌死亡率降低不显著(4.3% vs 4.7%,RR 0.92,p=0.55)。
-
肿瘤特征对诊断后第5~15年复发风险降低比例无明确影响。但鉴于淋巴结阳性患者本身复发风险更高,因此10年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的复发率绝对降幅(16.3% vs 20.1%)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9.1% vs 11.8%)。
从既往治疗方案来看,既往仅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患者,继续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复发风险降低幅度更大,延长治疗后4年内的复发风险几乎减半(RR 0.56,95%CI 0.46–0.67,p<0.0001),但相关大型试验患者方案在较早期就广泛交叉,缺乏更长期的随访数据以评估长期影响。
安全性方面,继续接受5年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导致5年骨折风险从3.4%增加到4.6%(相对增加35%)。研究未发现心血管死亡或其他非乳腺癌死亡率上升。
论文指出,对于已完成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女性,继续进行5年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可显著降低未来十年的复发风险。目前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评估延长治疗对乳腺癌死亡率的最终影响,如果乳腺癌死亡率能够同样降低,那么对于个体患者而言,延长治疗的绝对影响将取决于原发肿瘤的剩余死亡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淋巴结状态)以及患乳腺癌前的预期寿命(年轻女性的预期寿命高于老年女性)。
《柳叶刀》同期评论文章指出,“对许多患者来说,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时间越长越好。”
参考资料
[1]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EBCTCG). (2025). Extending the duration of endocrine treatment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of 12 randomised trials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in 22031 postmenopausal women already treated with at least 5 years of endocrine therapy.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5)01013-X.
[2] Sacha J Howell, Carlo Palmieri. (2025). Extending aromatase inhibitor treatment in early breast cancer; longer is better for many.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5)01014-1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