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问诊分析:年仅27岁,这样的多发结节动员其手术?这种行为不断发生,患者不信任医生那是必然的!

来源 2025-08-09 12:27:38 医疗资讯

前言:医患关系不好的根源在哪里?当然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无限需求和医方能提供的诊疗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再加上看病居然要花钱以及居然会看不好。但我觉得在目前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补偿不足,医保控费,医院的发展需要“薄利多销”以及扩展院区、扩大规模,虹吸下级医院病人来实现利润的增长和业务的发展也是重要因素。因为这样的逻辑之下,过度检查与过度治疗会越演越烈,可最终损害的定是患者的利益,也透支医生的信誉,进一步恶化医患关系。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结友才27岁,未婚,两肺有3处很小又淡的结节,当地医生居然动员其手术。这真的是为他着想吗?手术是有必要的吗?符合指南共识精神吗?

病史信息:

图片

结友年仅27,没有结婚,病史提供的信息做了三次CT,大小最多相差两毫米。当地医生建议手术。开始我以为是单个结节。下面是他三次CT的病灶,最明显层面的截图。

影像展示和分析:

图片

右肺下叶空腔型小结节,囊壁略显不均,整体轮廓清楚,边缘稍毛糙。没有实性成分,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者不典型增生可能性较大。

图片

左肺下叶基底段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较为清楚,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图片

右肺下叶基底段靠脊柱侧磨玻璃密度小结节,有微小血管增征,离胸膜较近,但是没有实性成分,没有胸膜牵拉。考虑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者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两次复查,三处病状都没有明显变化进展。

我的意见:

三处均淡磨玻璃密度,随访持续存在,没有实性成分,又小。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近期风险小,可常规年度随访复查。意见供参考!

后续交流:

图片

当地医生说像原位癌和浸润癌?在胸膜附近就容易逃离(就是转移)?磨玻璃密度不是约等于贴壁吗?贴壁不是贴着肺泡壁或基底膜生长,都没能力突破基底膜吗?哪有能力突破更厚的胸膜?何况还有距离呢!

感悟:

很多同道都喜欢拿微浸润性腺癌、空泡、微小血管、看着似乎有所增大等说辞来告诉结友继续随访很危险,得赶紧手术。但如此例,才27岁已经有三处磨玻璃密度结节,你即便将这三处都切了,后续第四处第五处,难道不会长吗?在致病因素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对这种风险很低的磨玻璃结节过于早的干预处理,并没有带来对机体的任何益处。而且随着大家对肺膜玻璃结节认识的深入,现在的观念与十来年前也已经明显不同,对于手术与否和手术时机更加意见有了分歧。谁知道再过五年、十年大家的认识会与现在又有什么样的不一样?指南或许都会改,在不马上处理也不至于说有大的危险的情况下,适当的观察随访又有何妨?

Tags: 问诊分析:年仅27岁,这样的多发结节动员其手术?这种行为不断发生,患者不信任医生那是必然的!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