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Reg Anesth Pain Med:颈椎内侧支神经阻滞在慢性颈痛治疗中的潜力,疗效持续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启示

来源 2025-08-05 12:24:19 医疗资讯

颈椎关节面痛被认为是轴向颈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高达40%,且颈源性头痛占慢性头痛的约20%。颈椎内侧支神经阻滞(CMBB)作为诊断方法已有较长时间的应用历史,传统观点认为其止痛效应仅限于局麻药的药效时间(数小时)。然而,临床观察和部分研究提出,CMBB可能诱导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的疼痛缓解,超出局麻药时间窗口,暗示其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一些研究甚至建议周期性重施CMBB以实现长期镇痛,然而该疗效的普遍性、持续时间及对功能恢复和精神情绪的影响尚不清楚。

近期,一项发表于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edicine杂志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系统评估了CMBB是否能在诊断之外发挥疗效。此项研究招募了179例既往曾对CMBB有≥50%疼痛缓解的慢性颈痛患者,累计实施830个阻滞水平,随访时间长达12周,考察包括疼痛评估、颈部功能指数以及精神状态等多维度指标的变化。研究旨在填补当前对CMBB疗效持续性及其临床应用范围认知的空白。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既往内侧支神经阻滞后至少50%缓解且疼痛强度最低评分≥5分的成年患者。排除共用诊断不明确、出血倾向、抗凝药物使用、影像显示阻滞靶结构难以定位、偏侧治疗要求不满足等患者。阻滞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内注射1%利多卡因,剂量随不同颈椎水平调整(C3–C6 0.3mL,C7 0.6mL,第三枕神经0.9mL),现场监测针尖血管,防止血管穿刺。患者继续常规药物和物理治疗,无额外阻滞干预。随访频率为阻滞前、阻滞后2周起每2周一次,总计12周,评估指标包括:

  • 疼痛:数值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ore, NRS)
  • 功能: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
  • 综合印象:患者全球变化印象量表(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PGIC)
  • 精神状态: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 PC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项(GAD-7)、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后3项每4周评分一次。

数据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变量随时间变化趋势,控制个体基线差异,使用霍尔姆方法校正多重比较。对年龄、既往手术、阿片药物使用、阻滞水平等变量进行了探索性亚组分析。

研究结果

最终179例患者共接受830个阻滞水平,男女比例约1:4,平均年龄58.3岁,绝大多数因退行性病变而致痛,部分合并旧颈椎手术史(5%)及阿片类药物使用(9.5%)。患者依医嘱持续接受常规治疗,阻滞操作经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完成,无新增阻滞干预。

图:各个时间段达到特定临床改善阈值的受试者比例.具体指标包括:与基线相比,数字评分量表(NRS-2)评分至少降低2分;评分至少降低30%(NRS-30);评分至少降低50%(NRS-50);以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至少降低5.5分(NDI-5.5)

探索性亚组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既往颈椎手术、阿片药物使用及阻滞水平(上颈椎 vs 下颈椎)均不显著影响治疗效果变化。PHQ-9抑郁评分较高者基线疼痛评分亦高,但其疼痛恢复速度较快。上颈椎阻滞组患者抑郁评分基线较高,可能反映颈源性头痛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图:在各个时间段达到特定临床改善阈值的受试者比例.误差线代表相应比例的95%置信区间(CI)。患者总体印象变化量表(PGIC)采用7分制评分(1—明显改善,2—显著改善,3—略有改善)。PGIC-123 表示评分为1、2或3的患者比例;PGIC-12 表示评分为1或2的患者比例

讨论

本研究明确证实,CMBB不仅具有诊断作用,也为约半数患者提供了超出局麻药效时限(数小时)持续至少2周的显著疼痛缓解,并伴随颈部功能及情绪状态的改善,尤以治疗早期效果最为明显。疗效在3个月时仍可观,虽呈递减趋势,但近23%的患者报告≥30%疼痛缓解,提示该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延续性治疗价值。

与现有文献相比,疗效持续时间略短。其中,部分相关研究报告3个月维持30-60%的显著减痛比例,但因研究设计存在异质性(如是否使用类固醇、重复阻滞次数和患者筛选标准),本研究提供了现实世界中单次阻滞独立观察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本研究的探索性亚组分析未发现常见临床影响因素对疗效的显著干扰,暗示CMBB的治疗效益在临床应用中不是局限于特定人口特征,有望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此外,功能与情绪指标的同步改善,表明CMBB潜在地通过减少疼痛相关的神经病理变化,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紧密相关。

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可能涉及局麻药的抗炎作用、短暂阻断外周神经输入以缓解中枢敏化,以及疼痛缓解带来的精神情绪良性循环。此发现提示CMBB作为治疗手段,尤其在对射频消融等侵入性较强方法无耐受或禁忌患者中,可能提供有效的替代或缓冲治疗方案。

尽管本研究具有较大样本及多维度随访优势,仍存在无对照组设计及中后期随访丢失患者比例较高等局限,未来随机对照试验有助于明确CMBB长期疗效的真实性及机制。

原始出处
Finlayson RJ, Etheridge J-PB, Godard R, et al. Do cervical medial branch blocks have a therapeutic rol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eg Anesth Pain Med. 2025;0:1–8. doi:10.1136/rapm-2025-106457. Epub ahead of print.

Tags: Reg Anesth Pain Med:颈椎内侧支神经阻滞在慢性颈痛治疗中的潜力,疗效持续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启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