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科普考希良教授

来源 2025-08-05 12:24:05 医疗资讯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把自身的关节(主要是滑膜)当成了敌人进行攻击,导致持续的炎症、疼痛和损伤。它不仅仅影响关节,还可能累及身体其他器官。

一、 主要症状

1. 关节疼痛和压痛: 活动时或休息时都可能疼痛。

2. 关节肿胀: 由于滑膜发炎增厚和积液导致。

3. 晨僵: 早晨起床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这是RA区别于OA的另一个重要信号)。

4. 关节发红、皮温升高: 急性炎症期的表现。

5. 关节活动受限: 疼痛、肿胀和结构破坏导致。

6. 关节畸形: 长期未控制的炎症会侵蚀软骨和骨骼,导致关节脱位、半脱位、强直和特征性畸形(如“天鹅颈”、“纽扣花”畸形、尺侧偏斜)。

7. 全身症状:疲劳(非常常见且显著)、低烧、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肌肉酸痛

二、 治疗策略

(一) 一般治疗

患者教育: 了解疾病、治疗目标、药物知识、自我管理。

休息与活动平衡: 急性期休息,炎症控制后适度规律运动(如游泳、散步、太极)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极其重要!)、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充足睡眠、管理压力。

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 理疗师指导关节功能锻炼、使用辅助器具、保护关节技巧。

(二) 药物治疗 (主要武器)

非甾体抗炎药: 缓解疼痛和炎症,不改变病程,治标不治本。需注意胃肠道、心血管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 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快速控制症状,常用于疾病初始或急性发作时“搭桥”治疗。长期大剂量使用副作用大(骨质疏松、糖尿病、感染风险等),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并在病情控制后尽快减停或在严密监测下维持最低有效剂量。

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治疗基石。起效较慢(数周至数月),但能抑制免疫、减轻炎症、延缓关节破坏。常用药物包括:

甲氨蝶呤:首选和锚定药物,疗效确切,性价比高。

来氟米特

柳氮磺吡啶

羟氯喹

生物制剂: 针对免疫系统中特定的炎症因子(如TNF-α, IL-6)或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或融合蛋白。起效相对快,对传统药物治疗不佳的患者效果显著,能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和阻止骨破坏。种类较多(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托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需注射或输液。价格较高,需评估感染风险等。

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小分子药物(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口服,作用机制明确,针对JAK通路。疗效与生物制剂相当,使用方便。也需关注感染、血栓等风险。

(三) 手术治疗: 对于晚期关节严重畸形、功能丧失、疼痛难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如:

滑膜切除术(早期)

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融合术

Tags: 类风湿关节炎科普考希良教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