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PLOS Medicine:孕前低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中国育龄妇女队列研究新知

来源 2025-08-04 12:23:10 医疗资讯

亮点总结

  • 首个大规模研究系统揭示孕前低血糖对孕期结局的影响:基于近490万中国育龄女性数据发现,孕前低血糖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出生缺陷风险显著相关。

  • 孕前体重指数(BMI)调节孕前低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不同孕前BMI组间,低血糖与多种不良结局关联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个体化管理需求。

  • 孕前血糖管理应兼顾低血糖风险:研究强调不仅仅是孕前高血糖,低血糖同样不可忽视,孕前血糖筛查应覆盖血糖异常的双向风险。

研究简述

一项发表于开放获取期刊 PLOS Medicine(2025年7月刊)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国学者联合完成,旨在探讨中国20至49岁育龄女性孕前低血糖状况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研究基于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NFPCP)期间2013-2016年纳入的约4,866,919名符合条件的女性,分析了孕前空腹血浆葡萄糖(FPG)低于3.9 mmol/L与医疗流产、流产/早期死胎、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胎龄相关大小异常、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等多项结局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孕前BMI对关联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孕前低血糖显著增加部分不良结局风险,同时孕前体重状况调节该关联,对孕期管理和筛查策略提出新见解。

研究背景

葡萄糖是维持机体能量代谢与稳态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人体将血糖浓度精准控制在生理范围。血糖升高(高血糖)长期以来被明确与多种代谢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孕妇中,孕前及孕期高血糖已被证实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子。

然而,低血糖的健康影响近年来引起关注,尤其对于非糖尿病人群。多项观察研究和元分析指出,低空腹血糖与新发糖尿病、甚至全因死亡风险相关联。孕期低血糖则可能导致胎盘激素分泌降低,影响胎儿胰岛素水平和生长环境,增加胎儿发育异常和不良结局风险。

尽管孕期低血糖的研究逐渐积累,关于孕前低血糖对孕期结局的影响尚无定论。现有研究受样本量限制、低血糖定义不一,加之缺乏对大规模孕龄妇女孕前血糖状态的系统评估,导致该领域存在明显研究空白。

本研究基于中国国家级免费孕前健康筛查项目数据,利用最权威的ADA标准界定低血糖状态,以庞大规模及详尽的临床信息开展分析,意在填补孕前低血糖影响妊娠结局规律的知识鸿沟。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3年至2016年期间参加NFPCP的4,866,919名生育年龄女性,她们均成功妊娠且未涉及多胎妊娠,拥有完整妊娠结局数据。孕前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由标准化实验室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或己糖激酶法测量。

根据ADA标准,将孕前FPG分为两组:正常血糖组(3.9 ≤ FPG < 5.6 mmol/L)和低血糖组(FPG < 3.9 mmol/L)。调整变量涵盖孕妇年龄、民族、教育水平、职业、地区GDP、吸烟史、BMI、既往孕育结局史等共计19项可能混杂因素。采用倾向评分逆概率加权(IPTW)平衡基线差异。

主要妊娠结局为医疗流产、自然流产或早期死胎、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胎龄相关巨大儿/小儿、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分析中分别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和IPTW调整模型估算孕前低血糖与各结局的关联强度,进一步利用受访者体重指数分层分析BMI对孕前低血糖影响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

1 基线特点

  • 总体4.91%(239,128名)孕妇孕前血糖低于3.9 mmol/L,低血糖组较正常组更年轻,少数民族比例较高,且在BMI较低(偏瘦)和贫血表现上比例升高。

  • 低血糖妇女首次妊娠比例(无产次)高于正常组。

2 主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风险

低血糖组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以及出生缺陷风险显著增加,反映低血糖对胎儿不利发育的潜在影响。相反,医疗流产、流产/早死胎、巨大儿及LGA风险有所降低。

3 孕前血糖水平与结局的剂量-反应关系

  • 随血糖降低,医疗流产、流产早死胎和LGA风险逐渐减少。

  • 早产和小于胎龄儿风险随着血糖下降而增加。

  • 出生缺陷风险呈上升趋势,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呈相反趋势。

  • 部分结局与血糖无显著非线性关系。

图:孕前母亲空腹血糖水平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经IPTW-多变量调整模型校正)

4 孕前BMI对孕前低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调节

  • 偏瘦妇女(BMI <18.5):低血糖与医疗流产及流产早死胎风险降低相关,同时与LGA、巨大儿风险也较低。

  • 超重妇女(BMI 24-27.9):低血糖女性早产风险较正常体重组略升高,且巨大儿风险减弱。

  • 肥胖妇女(BMI ≥28):低血糖与胎龄相关小儿风险升高,且巨大儿风险下降。

  • 综上,孕前BMI显著影响低血糖与各类妊娠结局的关联强度及方向。

研究结论

本研究填补了关于孕前低血糖影响妊娠结局的知识空白,其庞大的样本量、统一的孕前血糖标准及系统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增强了结果的科学性与临床说服力。整体而言孕前低血糖不仅不可忽视,而且可能预示着早产、胎儿发育异常及出生缺陷风险的上升。此结果强调,传统孕前糖代谢管理理论中以关注高血糖为主的策略需调整为“双向管理”——及时检测并干预孕前血糖异常的所有类型。

研究也首次较全面揭示BMI作为重要修饰因素,提示未来孕前风险评估与健康干预应个体化,针对不同体重状况制定差异化营养与代谢干预方案。比如,偏瘦孕妇需关注避免流产及早产风险,而肥胖孕妇需预防低血糖相关的小儿风险。

此外,研究指出孕前低血糖可能涉及多种潜在病因,包括胰岛素异常分泌、内分泌激素如皮质醇缺乏等,孕前筛查后应进行详细医学评估,以排除并治疗可逆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孕期风险。

研究局限主要为回顾设计和仅限中国人群,未来需要多民族、前瞻性研究验证结果。孕期血糖监测仅基于单次FPG,未包括HbA1c或动态血糖测定,且未记录孕期治疗及体重变化等辅助数据,后续研究需弥补。

综上,研究为孕前血糖管理领域提供新视角,强调拓展到低血糖层面,提出孕前健康管理的完善路径,有助推动孕前防控策略优化,最终改善中国乃至全球人口的孕产结局。

原始出处

Wu H, Yang Y, Zhao C, Lyu X, Li J, Lei J, et al. (2025) Preconception hypo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Chinese women aged 20–49 yea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a. PLOS Medicine 22(7): e1004667.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4667

Tags: PLOS Medicine:孕前低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中国育龄妇女队列研究新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