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胸外科手术“微创化”!张毅教授谈根治性与微创性如何完美平衡

来源 2025-08-02 12:16:55 医疗资讯

编者按:在“微创”与“根治”之间,中国胸外科已走出一条高速之路。从20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胸腔镜,到如今4K+单孔机器人炫技手术室;从只能出国“听课”,到把全球大咖请到北京“连麦”手术直播。在2025北京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上,【医悦汇】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毅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为我们详细解读胸外科手术的创新技术、微创化与彻底性的平衡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

医悦汇:今年已是第九届中意胸外科微创学术研讨会,中意两国在胸外科领域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对我国胸外科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本次大会对推动国内胸外科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张毅教授:本次大会是2025年北京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同时也是第九届中意胸外科微创研讨会。回顾往昔,首届大会邀请的国外专家可能仅一两位,主要目的是聆听国外的声音。然而,随着中国胸外科在微创技术、理念以及综合治疗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如今我们与国外专家的交流已从单向学习转变为平等对话。

近几届胸外科学术大会,我们广泛邀请了来自意大利、瑞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著名胸外科及胸部肿瘤领域专家齐聚北京,分享他们本国的发展成果。此外,中国专家也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登上国际舞台,与国外专家面对面交流。

其次,如今胸外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微创技术突飞猛进,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也发展迅猛。这些药物在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尤为突出,使得原本无法手术的局晚期患者通过围术期治疗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次大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Jessica S. Donington教授备受瞩目,他在全球肺癌领域和围术期治疗方面都极具影响力。此外,我们还关注到一些特殊病例,如食管癌及气管肿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瘘或食道瘘等问题,来自意大利罗马圣心天主教大学阿戈斯蒂诺杰梅里附属综合医院Stefano Margaritora教授也分享了他们的新方法。这些新技术的共享让中国专家与国外专家的研讨热情高涨。

本次大会也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百名胸外科医生,他们与国外专家的讨论十分热烈。以往,中国专家多赴国外参会,如今,通过这样的大会,我们将国外专家请到中国,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除了学术交流,手术直播演示也展示了中国胸外科的风采。

如今,中国在肺癌诊治和胸外科微创技术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水平上已无明显差距。通过每年举办的国际论坛,国内尤其是地方或基层医院的医生,即便没有机会出国学习,也能在这个平台上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医悦汇:您在胸外科手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否请您分享下近年来胸外科手术领域有哪些创新的技术或者体验?这些创新的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愈后有哪些帮助?

张毅教授:谈起胸外科手术就不能不提胸腔镜技术,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实应该客观地从过去20年说起,它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而来的。在胸腔镜技术刚起步时,大家都是从零开始,随着科技的进步,也通过外科医生们不断的练习和精进,设备、技术等飞速提升。

以设备为例,从最初的普通摄像头到高清、超高清,再到如今的4K设备,设备清晰度和视野的不断提升,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在技术方面,胸腔镜手术经历了从胸腔镜辅助下切口到全胸腔镜三孔、两孔,再到如今的单孔手术的演变。目前,许多以往需要开胸完成的手术,包括一些疑难手术,如袖状切除、血管切除、血管成形等,都可以通过胸腔镜来完成。

除了胸腔镜本身,达芬奇机器人等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机器人手术从最初的三孔、四孔,发展到如今的国产单孔机器人,进一步推动了手术的微创化,其视野更好、清晰度更高。从技术层面来看,发展并非一直呈陡直上升曲线,而是会经历平台期。目前,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已进入相对的平台期,更依赖于设备的更新。

此外,还有理念的更新,对于胸外科医生,尤其是从事肿瘤治疗的医生,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过去,许多胸外科医生在手术后往往不再关注后续治疗,但如今,他们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包括围术期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这种综合治疗不仅适用于局晚期患者,还可扩展到更早期的患者。胸外科医生需要精准识别高危因素患者,并给予术后辅助治疗。

总体而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进步,还包括理念的更新以及肺癌综合治疗理念的快速变革。

医悦汇:您刚才提到外科手术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微创化,那么该如何平衡手术的微创性和彻底性?在实际操作中您是如何实现这一平衡的?

张毅教授:确实,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微创化,如今胸腔镜手术已经非常微创,仅需一到两个两三公分的小孔就能完成以往需要大切口的手术。

然而,部分医生仍会质疑,如此微创化的手术是否能够实现完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尤其是在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方面,尤其是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我可以分享一些经验,对于经过多年临床锻炼且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来说,他们在完成胸腔镜手术时,包括清扫纵隔淋巴结等操作,其视野往往比开胸手术更清晰。因此,在肺癌手术的根治性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换而言之,胸腔镜手术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开胸手术更彻底。事实上,我们曾进行过比较,早期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在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上并无显著差异,甚至胸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优于开胸手术。因此,大家无需再纠结于微创化是否会降低根治性,胸腔镜手术并不是以牺牲根治性为代价来实现微创的。

Tags: 胸外科手术“微创化”!张毅教授谈根治性与微创性如何完美平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