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解读 2024:超半数成年人面临肥胖或超重问题

来源 2025-07-31 12:16:48 医疗资讯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分析发现:

◎ 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标化检出率分别为16.3%和51.4%,男性均高于女性;

◎ 中年男性和老年女性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男性和女性最高;

◎ 全国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呈现明显的北方高于南方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能够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的积累,并通常以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来评价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

根据《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1],本研究将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标准定义为:

  • 肥胖:BMI ≥ 28 kg/m²

  • 超重:28 kg/m²<BMI ≤ 24 kg/m²

  • 超重或肥胖:BMI ≥ 24 kg/m²

其中,BMI 的计算方法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美年健康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简称蓝皮书)选取自2024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9,817,886名18岁及以上成人作为样本进行体检数据分析。在排除未进行身高或体重任意一项测量的个体后,共纳入了17,862,183名体检者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纳入分析的研究人群中共检出肥胖3,047,016例,肥胖检出率为16.9%(标化检出率为16.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2.1%(标化检出率为21.5%),女性检出率为10.8%(标化检出率为10.9%)。共检出超重或肥胖9,525,032例,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53.0%(标化检出率为51.4%),其中男性检出率为64.5%(标化检出率为63.3%),女性检出率为39.3%(标化检出率为39.1%)。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肥胖以及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肥胖检出率在40-44岁组最高,为25.5%,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在45-49岁组最高,为71.2%。在女性中,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整体上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的趋势,≥70岁组的检出率最高,肥胖检出率为17.1%,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58.0%。

图片

图1. 2024年不同年龄、性别体检者的肥胖检出率

图片

图2. 2024年不同年龄、性别体检者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

全国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均以华北和东北地区最高,肥胖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0.7%和20.5%,超重或肥胖标化检出率分别为57.0%和56.1%。全国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均以华南地区最低,肥胖标化检出率为12.0%,超重或肥胖标化检出率为45.1%。全国肥胖、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明显的北方高于南方的趋势。男性和女性的肥胖、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地区特征与整体人群相似。各地区男性肥胖、超重或肥胖标化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图片

图3. 2024年不同地区体检人群的肥胖检出率地图

图片

图4. 2024年不同地区体检人群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地图

中国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疾病。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也可导致社会和心理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加重[1]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国家中医药局等16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明确提出到2026年实现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肥胖率年均增幅下降10%,这意味着科学减重已从个人健康升级为国家战略。

对已经确诊为超重和肥胖的个体,鼓励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方式,实现减轻体质量、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目标。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营养和运动干预等[1,2]。营养干预方面,多种膳食干预方法对体质量控制均有效果,包括限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间歇式断食膳食、营养代餐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等。运动干预方面,推荐肥胖个体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2, 23(5): 321-339.

[2] 王岳鹏, 臧丽, 母义明. 中国肥胖的现状及管理[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12): 1373-1379.

Tags: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解读 2024:超半数成年人面临肥胖或超重问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