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Sci Adv:中山大学苏文如/卓业鸿研究揭示了AdipoR1是视网膜衰老的治疗靶点

来源 2025-07-30 10:19:46 医疗资讯

衰老会导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显著衰退,但这一过程的分子驱动因素仍不清楚。

2025年7月6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苏文如、卓业鸿共同通讯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Heterochronic parabiosis uncovers AdipoR1 as a critical player in retinal rejuven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异时异种共生 (HP) 结合单细胞 RNA 测序,对年轻、年老和 HP 小鼠视网膜进行全面的转录组分析,旨在鉴定抗衰老靶点。

该研究分析揭示了衰老过程中各种视网膜细胞类型的广泛转录改变。HP 实验表明,年轻小鼠的全身性因素可使老化视网膜恢复活力并减轻衰老表型,而老化血液则加速年轻小鼠的衰老。整合分析发现脂联素受体 1 (AdipoR1) 及其下游的 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AMPK) 信号通路是视网膜恢复活力的分子机制的核心。使用 AdipoR1 激动剂 AdipoRon 治疗可逆转视网膜衰老。从机制上讲,AdipoR1-AMPK 的激活促进了线粒体功能,有助于恢复年轻的细胞表型。总之,该研究确定了 AdipoR1 是视网膜衰老的治疗靶点,并深入了解了驱动视网膜再生的分子程序。

图片

衰老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其特征是各种身体功能在生命周期中逐渐衰退。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后部的一层薄薄的神经组织,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神经元、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 和神经胶质细胞。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视网膜能够发挥其关键作用,捕捉光线并将视觉信息传输到大脑,使其对视力和整体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衰老会加剧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加速视觉功能障碍,并增加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疾病的风险,例如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这些是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和失明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加上其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凸显了阐明驱动视网膜衰老的机制并开发有效的抗衰老策略以保护视力的迫切需要。

在作者之前的研究中,从细胞衰老的角度研究了视网膜衰老,揭示了衰老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的病理作用。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理解,也提出了系统性和分子因素如何促进视网膜衰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体研究证据表明,炎症、代谢功能障碍和血管改变等系统性变化在年龄相关性视网膜衰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发现强调了探索可能缓解视网膜衰老的系统性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异时异种共生(HP)是指通过手术连接幼鼠和老年鼠的循环系统,使它们之间能够进行血源性因子的交换。该模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实验框架,可用于研究年轻时的系统性因素如何逆转衰老,以及血液中与衰老相关的分子如何影响年轻生物体。早期研究表明,年轻血液可以缓解肌肉、心脏、肝脏和大脑等各种组织与年龄相关的衰退,而老化血液会加速年轻小鼠的衰老表型。虽然已经鉴定出一些恢复活力的因素,但这些因素的潜在细胞机制和系统靶点仍不甚明了。

该研究了年轻血液循环对老化视网膜的恢复活力作用,并阐明了其潜在机制。利用高通量单细胞 RNA 测序 (scRNA-seq),构建了年轻和老化小鼠的视网膜细胞综合图谱。HP 用于识别视网膜中的关键恢复活力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暴露于年轻的全身环境可显著减轻神经炎症并减轻老化视网膜的衰老负担。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确定脂联素受体 1 (AdipoR1) 是关键的促青春因子。口服AdipoR1激动剂AdipoRon (AR)可减轻衰老相关表型和衰老表型,证实了AdipoR1的抗衰老作用。从机制上讲,AdipoR1的激活可恢复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并增强线粒体功能,包括恢复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自噬通量以及降低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的恢复有助于恢复年轻的细胞表型和视网膜功能。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表明AdipoR1是视网膜衰老的关键调节因子,并强调了其作为抗衰老治疗靶点的潜力。

图片

图1 衰老导致各种视网膜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图源自Science Advances)

参考消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v6642

Tags: Sci Adv:中山大学苏文如/卓业鸿研究揭示了AdipoR1是视网膜衰老的治疗靶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