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种并发症,其特征表现为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骨再生功能受损,可作为疾病进展的指标。目前对驱动BMSC功能异常的潜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025年7月9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团队、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刘晓智教授团队、山东省肿瘤医院刘志强教授团队合作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Myeloma interaction with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suppresses ciliogenesis and osteogenic potential in myeloma bone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讨了MM细胞与BMSCs的相互作用,发现骨髓瘤细胞的存在会抑制BMSC的纤毛发生过程。
作者证实,骨髓瘤细胞通过CD40分子-CD40配体(CD40L)与BMSCs直接相互作用,导致BMSCs下调sentrin特异性蛋白酶1(SENP1)的表达——该半胱氨酸蛋白酶可去除小类泛素修饰分子(SUMO)的翻译后修饰。SENP1表达下调引起口腔-面部-手指综合征1型蛋白(OFD1,一种中心粒及中心粒卫星蛋白)在K931位点的SUMO化修饰增强。这种修饰增强导致OFD1蛋白稳定性提高并定位于初级纤毛的中心粒卫星区,进而抑制纤毛发生。因此,缺乏初级纤毛的BMSCs对剪切应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并减弱了Hedgehog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在骨髓瘤-BMSC相互作用模型、Prx1CreCd40lf/f基因修饰小鼠及临床样本中均出现纤毛发生和骨再生功能抑制。使用抗CD40中和抗体治疗可有效减轻Vk*MYC小鼠模型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hu小鼠模型中MM所致的骨破坏和肿瘤负荷。本研究从实验角度揭示了MM中BMSC功能异常的机制,并提示靶向CD40-SENP1-OFD1信号轴可能为M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特征性病变,临床约80%-90%的MM患者受其影响。该疾病由肿瘤细胞在骨髓腔内积聚及溶骨性病变发展所致。其核心发病机制主要源于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骨分化受抑与巨噬细胞破骨活性增强导致的骨重塑失衡。值得注意的是,MBD通过形成利于骨吸收和肿瘤增殖的骨髓微环境(即骨髓瘤龛)进一步加剧病理进程。尽管学界已对MBD进展中成骨分化障碍机制展开大量研究,但其核心分子机制与关键调控因子仍不明确。
初级纤毛作为一种非运动性微管结构细胞器,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类型中,具有感知微环境理化刺激、调控机体发育与形态发生的重要功能。作为信号转导中枢,其通过Hedgehog(Hh)、Wnt和Hippo等对骨发育修复至关重要的通路发挥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初级纤毛在维持肿瘤细胞稳态及肿瘤微环境平衡中具有关键作用。口腔-面部-手指综合征1型蛋白(OFD1)通过双重定位精确调控纤毛发生:在远端中心粒定位时,可募集纤毛运输复合体关键组分鞭毛内运输蛋白88(IFT88)促进纤毛组装;而在中心粒卫星定位时,则会破坏纤毛发生必需蛋白复合体核心组分Bardet-Biedl综合征4型蛋白(BBS4)的稳定性,抑制纤毛形成。研究证实,中心粒卫星处OFD1的自噬降解可促进初级纤毛生物发生。生理状态下BMSCs具有正常纤毛形成能力,但在多数病理生理状态下该能力显著受损——然而在MBD进程中,BMSCs初级纤毛功能障碍及其调控机制(特别是OFD1定位如何被调控)尚未见报道。
MM触发的SENP1抑制抑制MM小鼠Vk*MYC模型的初级纤毛功能(图片源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SUMO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过程,通过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共价结合靶蛋白赖氨酸残基,广泛调控细胞进程中蛋白质功能的动态平衡。该过程具有高度动态可逆性: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既能催化SUMO前体成熟,又可逆转SUMO蛋白修饰。哺乳动物中已报道SENP-1/2/3/5/6/7六个亚型,各具组织表达特异性和亚细胞定位特征。SUMO化通过以下机制调控底物功能:干扰底物-蛋白交互作用、以SUMO依赖方式募集结合伴侣、改变底物蛋白构象与活性、调控蛋白稳定性及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SUMO化修饰异常不仅参与MM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治疗应答,还调控成骨-破骨细胞分化平衡——但其在初级纤毛发生中的调控机制仍有待阐明。
基于现有认知空白,研究旨在探究MM龛中BMSCs初级纤毛形成障碍机制。作者通过建立MM细胞与BMSCs体外共培养模型鉴定关键调控因子;分析其与MBD患者骨破坏程度的相关性;构建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及Vk*MYC移植瘤、SCID-hu骨髓瘤模型;系统表征表型变化、解析分子机制,并在体内外验证靶向干预效果。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q2961
猜你喜欢
- 哪些肉吃了不容易变胖应该怎么吃肉
- 挥汗如雨练到崩溃,体重却涨了 2 斤?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可能激活身体「增重开关」!
- 男女到底如何学会伴侣间的交流?
- Diabetes Care:阑尾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血糖水平与住院时间之间的关联
- 象州县公立医院总院采购强脉冲激光治疗仪成交公告
- 啥是生物制剂,使用生物制剂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 Eur J Pediatr:nirsevimab 新生儿普遍接种显著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住院率,西班牙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 伴侣接吻中的性玄机
- 毛肚不要只来烫火锅,做成香辣味,又嫩又脆又下饭的做法-香辣味炒菜谱
- Hematology:接受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的功能性高风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指标的回顾性研究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