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BMC Pediatrics:炎症指标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病情及围产结局关联

来源 2025-07-15 12:12:22 医疗资讯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是孕期最常见的特异性肝脏疾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以皮肤瘙痒和血清胆汁酸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产后迅速缓解。全球发生率极不均一,约0.1%至28%不等。尽管ICP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遗传、激素、环境因素以及炎症过程被普遍认为是参与其发病的重要因素。胆汁酸积累可诱导肝细胞损伤并激活免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IL-6和TNF-α的升高虽被报道,但其检测依赖专门设备,在临床普遍医疗条件下尚不便捷。基于全血细胞计数的炎症指标,如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及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例(NMR)因方便、经济,成为日益被关注的炎症评价指标,在肿瘤、心血管及部分妇产疾病领域已显示出良好预测效力。当前ICP患者中,SII、SIRI和NMR与病情严重度及围产期结局关系尚少系统研究,亟需进一步探索。

近期,发表在BMC Pediatrics杂志的一项由土耳其布尔萨市立医院妇产科团队开展的研究,旨在探讨ICP患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相关指标(SII、SIRI、NMR)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至2024年间240名孕妇的数据,依据空腹血清胆汁酸(SBA)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轻度及重度胆汁淤积组,评估炎症指标对病情严重度的反映能力及对早产、低Apgar评分、新生儿入重症监护(NICU)率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现,NMR在重度ICP患者中显著升高,而SII具有预测早产和低Apgar评分的潜力,SIRI则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本研究设计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纳入2019年至2024年间于土耳其布尔萨市立医院围产科接受诊疗的240例孕妇。根据妊娠28至36周期间诊断时空腹血清胆汁酸(SBA)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SBA<10 μmol/L,n=123)、轻度胆汁淤积组(SBA 10–40 μmol/L,n=75)和重度胆汁淤积组(SBA≥40 μmol/L,n=42)。排除多胎妊娠、重大胎儿畸形、既往全身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及慢性肝病患者。所有ICP患者在诊断后开始熊去氧胆酸治疗,但血液样本采集均在治疗启动前进行。系统采集母体人口学资料、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酸水平及全血细胞计数数据。计算并分析SII、SIRI、NMR。围产结局包括:分娩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NICU入住率。统计采用ANOVA及非参数检验对连续变量比较,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分类变量,Spearman相关性评价炎症指标与围产结局联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指标预测性能。

研究结果

人口统计学和生化特征 :三组在孕龄、产次、产前次数、年龄、体质指数(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胆汁淤积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01)。

Tags: BMC Pediatrics:炎症指标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病情及围产结局关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