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案例:一例足月顺产新生女婴,出生体重3260克,1分钟及5分钟Apgar均为10分。其在哭泣时右侧口角向下外侧偏斜,休息时面部表情对称,仅见左侧下唇较薄,经神经科详细评估排除面瘫,诊断为歪嘴哭(Asymmetric Crying Facies)综合征,推测因左侧下唇角肌发育不足。该患儿无心脏结构异常,但伴随喉软化症、左肌性斜颈、左髋发育不良及双侧内斜视,体现了该综合征多系统异常的可能性。
什么是歪嘴哭综合征?
歪嘴哭综合征似局限于面部表情的单一异常,实则可能是一系列复杂先天畸形的“警示灯”。歪嘴哭综合征是由于新生儿单侧口角降肌发育不全引起的一种先天性面部形态异常。其最显著特征是患儿在哭闹时,健侧口角明显下拉,而患侧口角运动受限,左右口角表现出不对称。不同于周围性面瘫(如产伤造成的面神经损伤),该综合征患者的患侧额纹、鼻唇沟及双眼闭合均对称,吸吮功能正常,也无流涎现象。

A:哭时嘴角向右侧歪 B:安静时口角对称. https://doi.org/10.1016/j.jpeds.2019.04.011
当此面部肌肉发育异常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如心脏、泌尿、骨骼等,临床上称其为“歪嘴哭综合征”。该综合征不仅表现为面部特征独特,还可能涉及染色体异常和多基因遗传机制。
典型表现:不只是“歪嘴”那么简单
新生儿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而歪嘴哭综合征最容易在新生儿期发现,尤其是在哭眉或哭闹时表现尤为明显。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1. 明显的嘴角不对称,哭闹时加剧
患儿哭时一侧嘴角无法正常下拉,嘴巴显著歪向对侧;静息状态可能表现正常,但面部肌肉整体功能下降。
2. 合并多种先天畸形
约30%-50%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同时伴有耳部、脊柱、神经母细胞瘤等多发畸形。
3. 发育迟缓
部分患儿可能因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存在语言以及运动发育延迟现象。
宝宝为什么歪嘴?
宝宝一哭嘴巴歪,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是“面瘫”或者“面神经损伤”。其实,“歪嘴”表象下的原因多样:
1. 面神经损伤——产伤性面瘫
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顺产时宝宝脸部受到产道挤压、牵拉,导致面神经局部受损,造成面部肌肉暂时性麻痹,哭时嘴角歪斜。这种情况多为暂时性,1~2周内即可自行恢复。
2. 遗传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新生儿歪嘴综合征
与单纯的面瘫不同,这种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疾病的表现,核心是口角肌肉发育不良或神经的发育异常。多与染色体异常(尤其是22q11微缺失症候群)相关,约15%-20%的患儿有明确家族史。
3. 宫内感染与孕期疾病影响
孕期母亲如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或患糖尿病、甲状腺异常、酗酒等,均可干扰胎儿面部相关神经及肌肉发育,也可能导致宝宝先天性歪嘴。
歪嘴哭综合征诊断方法
1. 临床诊断
基于典型的面部表现,观察患儿哭时口角动作对称程度,结合病史排查围生期脑病及产伤背景。
2. 影像学检查
头颅超声、多普勒及MRI可辅助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
3. 染色体及基因检测
高通量基因芯片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检测22q11微缺失;
多基因测序可捕捉TBX1、COMT等相关基因变异;
有助于确诊联合病症、明确遗传咨询与净化管理;
歪嘴哭综合征治疗及预后
目前歪嘴哭综合征尚无根治性治疗手段,但多学科协作使患者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1. 面部功能矫正
早期可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改善口角不对称,效果短暂但能缓解面部不适;
整形外科提供手术修复方案,包括肌肉重建、口角提升等,提升面部对称性与美观;
功能康复训练同样重要,促进面部肌肉协调;
2. 多系统畸形治疗
针对合并心脏(如卵圆孔未闭、心脏缺损)等先天畸形需规范治疗或手术干预;
泌尿、骨骼系统畸形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定期随访监测生长发育与器官功能;
3. 预后展望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显著改善面部功能及身体机能;
神经认知发育多正常,合并严重畸形病例预后取决于系统损害程度;
遗传咨询及孕前筛查对家族性病例至关重要。
总结
歪嘴哭综合征作为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具有典型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其诊断价值在于促进医生关注面部表情肌异常对新生儿整体健康的影响。伴随遗传学检测技术的普及,未来有望实现更精准诊断和分子机制解析。此外,多基因效应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表明,综合孕期管理、产前诊断和产科遗传咨询的结合将是防控的关键。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伴发多系统畸形的排查,提高综合诊疗水平。
参考资料
1,Ho KY, Liang JN. Asymmetric Crying Facies Syndrome. J Pediatr. 2019 Sep;212:235. doi: 10.1016/j.jpeds.2019.04.011. Epub 2019 May 3. PMID: 31060807.,
2,马明圣王丹华孙秀静.新生儿歪嘴哭综合征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384-38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