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超级杀手!女孩感染后持续昏迷,没有特效药,致死率高达90%以上!夏天玩水注意这些事

来源 2025-07-04 12:11:21 医疗资讯

正值炎热的夏季,游泳、泡温泉等水上活动成为了众多家庭休闲娱乐的首选。然而,近期据央视网报道,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引起广泛关注。该家长称5岁的女儿曾于6月7日和14日游泳、泡温泉。22日,女儿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23日,住院后陷入昏迷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27日,女儿被检测出感染了“食脑虫”,情况十分危急。

图片

6月30日,据新闻坊公众号报道,当事人又发布消息称孩子的情况有新变化↓↓↓

图片

这个被称为“食脑虫”的病原体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通过我们的生活环境潜入人体,甚至“吃掉”大脑?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的惊人真相和防控要点。

“食脑虫”究竟是什么?与我们想象的“虫”有何不同?

在民间,“食脑虫”这个词带着明显的恐怖色彩,似乎是一种会侵蚀大脑的凶猛“虫”。但科学事实远比传闻复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博士指出,所谓“食脑虫”实际上是一类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Free-Living Amoeba)的单细胞微生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多细胞“虫”。

自由生活阿米巴是一种单细胞原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温暖淡水、土壤中。它们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部分种类仅是偶尔载体。但有三种阿米巴因其病原性和致命性而“臭名昭著”,分别是: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 fowleri):主要造成急性、致命的初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PAM),感染路径通过嗅神经进入大脑,进展极快。

巴拉姆希阿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可通过皮肤小裂口进入体内,导致慢性脑膜脑炎,病程较慢,但致死率也极高。

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spp):多在隐形眼镜用户中引发角膜炎,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少见。

在我国,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属于罕见病例,每年仅零星报告数例,但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感染一旦进入大脑,病死率高达98%。可见,尽管其出现率极低,但其杀伤力极强。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如何致病?

 

1. 感染途径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温泉、戏水池等。在潜水、跳水、滑水时,水流强烈冲入鼻腔,即是其入侵人体的主要通道。通过嗅神经,阿米巴可越过鼻黏膜屏障直达大脑,避开免疫系统的早期防线。

此外,使用未经消毒的自来水进行冲鼻操作(如洗鼻壶)亦可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提供入侵路径。

棘阿米巴则常由脏水侵入眼角膜,尤其是隐形眼镜佩戴者易发感染;巴拉姆希阿米巴则通过皮肤微小伤口侵入。

图片

来源央视网:食脑虫通常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引起脑实质损害

2. 临床表现

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后,潜伏期较短,多为五至七天。初期症状类似普通脑膜炎: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强直,难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

随着感染进展,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抽搐,进入昏迷。病情恶化迅速,多在一周内发展为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致命风险极高。

此次5岁女童的发病轨迹恰好符合这一特点:6月7日和14日进行游泳、泡温泉;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翌日入住医院时已出现抽搐,后转入重症监护,最终6月27日确诊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

3. 病理机制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高速繁殖,释放毒素直接引发神经组织坏死。与此同时,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激,导致炎症风暴,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引起严重脑水肿,颅内压迅速升高,进一步加剧脑组织损伤。

这相当于是“火上浇油”,救治难度极大。

诊断难点及救治挑战

1. 诊断难点

临床初期症状非特异,极易被误诊为常见的病毒或细菌性脑膜炎。且目前诊断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依赖脑脊液直接显微镜检查、培养或分子检测,这些技术多在二三级医院才能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立等可取”。因此病程进展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

2. 治疗难点

目前尚无针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的特效药,临床上采取多种抗阿米巴药物联合应用,包括氟康唑、两性霉素B、米托霉素及新型药物等。在控制颅内压和支持治疗方面也极具挑战。

高毒性药物的应用带来血脑屏障穿透问题和严重副作用,治疗风险不容忽视。尽管国内已有零星成功救治案例,但仍属极少数,早期发现和干预是治愈的关键。

生活中的高危环境与预防措施

1. 高危环境

  • 温暖淡水水域:

     湖泊、河流、温泉、戏水池,尤其是夏季水温上升时阿米巴繁殖旺盛。

  • 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游泳池、水上乐园:

     氯浓度不足或管理不善可能存在病原。

  • 生活用水安全隐患:

     直接用未煮沸自来水冲鼻或洗脸。

  • 湿地、泥土接触:

     巴拉姆希阿米巴存在于潮湿土壤中,皮肤小伤口暴露时易感染。

2. 预防建议

  • 游泳、潜水、跳水时务必戴上鼻夹或主动捏鼻,避免水流呛入鼻腔。

  • 避免在浅水区翻泥,降低搅浑水体的风险。

  • 切勿让水柱直接冲击鼻腔,尤其是水喷泉和喷水乐园。

  • 洗鼻时只应使用烧开冷却的水、正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严禁用未经消毒的自来水。

  • 戴隐形眼镜的朋友避免在游泳、泡温泉、洗澡时佩戴,避免用自来水清洗镜片。

  • 做园艺或接触土壤时,如果有皮肤创伤,务必先包扎伤口。

  • 家长应关注孩子夏季水上活动安全,及时观察身体异常,特别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涉水情况。

总结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虽然罕见,却极具杀伤力。它隐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无害的水域,对儿童及青少年尤为凶险。此次因游泳及泡温泉感染的5岁女童提醒我们,夏日水上活动虽快乐,安全意识不能松懈。

医疗界仍需加快诊断技术普及和特效药物研发,同时加强公众科学普及,避免谣言传播与恐慌。家庭、学校和相关娱乐场所应共同努力,筑牢防线,保障儿童安全。

Tags: 超级杀手!女孩感染后持续昏迷,没有特效药,致死率高达90%以上!夏天玩水注意这些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