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IJNS:我国学者揭示心理教育干预对社区居住老年人配偶照顾者心理结局的影响

来源 2025-05-23 12:14:30 医疗资讯

家庭照顾在支持老年人方面至关重要,配偶常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由于长期照顾负担、对疾病和外部支持资源的不熟悉等,配偶照顾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其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照顾经历还会影响家庭关系。心理教育干预旨在满足面临健康问题者的信息需求并帮助其发展适应技能,但此前对配偶照顾者的干预效果不明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杂志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评估心理教育干预对社区居住老年人配偶照顾者心理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心理教育干预可改善婚姻满意度和照顾的积极方面,但对缓解负面心理症状效果不显著,且证据确定性低,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方向。

研究人员检索了8个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4年8月。纳入针对社区居住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配偶照顾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为包含教育和心理支持成分的心理教育干预,比较组为标准或常规护理、注意力控制组,结局指标为心理相关方面。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GRADE方法评估证据确定性。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共纳入18项独立研究,来自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样本量在17~406之间,随访时间从干预后1个月内到超过6个月不等。参与者平均年龄65.2岁,女性占71.6%。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信息、情绪调节和技能培养;形式以面对面为主;持续时间多在12周内;干预实施者有单学科的医疗保健人员和多学科团队;部分研究运用理论框架指导干预。6项研究偏倚风险较高,4项较低。因多种因素,婚姻满意度、自我效能等结局的证据确定性较低,抑郁结局、照顾负担等为非常低。荟萃分析显示,心理教育干预对改善婚姻满意度(SMD = 0.28)和照顾的积极方面(SMD = 1.30)有显著效果,但对抑郁症状、照顾负担、焦虑、心理健康、应对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叙事综合分析表明,干预对创伤后成长、家庭功能等产生有益影响。

结果表明,心理教育干预有可能提高老年配偶照顾者的婚姻满意度和照顾的积极方面。然而,由于干预设计和结果测量存在很大差异,证据的确定性较低,这表明需要进一步进行严谨的研究。心理教育干预在提高照顾能力或缓解负面心理结果方面效果不显著,这凸显了探索配偶照顾者具体需求和期望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Ning Zhang, Yamei Bai, et al, Effects of psychoeducation intervention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mong spousal caregivers of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5,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5.105049.

Tags: IJNS:我国学者揭示心理教育干预对社区居住老年人配偶照顾者心理结局的影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