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2024年国自然医学部科研热点中标数量统计排名中,免疫以中标数985项依旧是稳居第一!此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巨噬细胞,相较前几年中标数激增,以706项中标数名列第二名!在pubmed中搜索关键词“Macrophages”,2024年共计有22771篇研究,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9939篇文章发表,其中有多篇为顶级期刊高分文章。当然第一名免疫调控也与巨噬细胞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见巨噬细胞作为现在科研话题的热度之高,重要性之强,备受研究员们青睐!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员们在Cell正刊发表了题为“Macrophages direct location-dependent recall of B cell memory to vaccination”的研究论文,确定了在同侧手臂二次接种疫苗,能加速抗体分泌,免疫反应更迅速,对其他病毒变异株也更有效。并且发现,淋巴结被膜下窦巨噬细胞对记忆B细胞的命运选择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疫苗接种策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
接种疫苗是传染病防控措施之一,疫苗通过诱导长寿命浆细胞(PC)分泌中和抗体、生成记忆B细胞(Bmems),以便在二次感染时能够快速启动免疫反应,预防复发性感染。传统观点认为,Bmems能够在全身免疫系统中随时响应同源抗原刺激。但是近年来研究逐渐发现,Bmems在不同部位可能存在异质性和功能差异。
次级生发中心(GC)可以多样化B细胞受体(BCR),提高其对原始抗原亲和力的关键场所。当再次接种疫苗时,部分Bmems会重新进入GC来产生更高亲和力和更广谱特异性的抗体;然而,也有一部分Bmems可能在被膜下增殖灶(SPF)中直接分化为短寿命浆细胞,快速产生短期抗体。所以这个选择机制一直是优化疫苗接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此外,淋巴结在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流淋巴结(dLN)中的被膜下窦巨噬细胞(SSMs)可以直接接触淋巴液抗原,成为可能调控B细胞记忆的关键角色。然而,SSMs如何影响Bmems的空间分布与功能分化,以及接种部位选择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究疫苗接种部位对Bmems二次应答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通过对比同侧/对侧接种后记忆B细胞的定位、迁移及二次应答能力,探讨优化疫苗接种策略对免疫应答的积极影响;还将深入探索SSMs在Bmems选择机制中的作用,为疫苗设计提供新的靶点。
二、研究方法
研究员们通过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分组后进行了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通过体内成像技术追踪B细胞在引流/非引流淋巴结中的迁移和定位;组织学分析B细胞与SSMs的相互作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其基因表达差异;并利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评估细胞功能状态。
此外,研究员在还进行了临床试验:招募了30名未感染SARS-CoV-2的健康志愿者,分为同侧/对侧两组接种疫苗,比较评估其免疫反应、抗体活性等;并通过单细胞测序探究B细胞克隆多样性及体细胞超突变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员还使用抗CSF1R单克隆抗体耗竭SSMs,以确定巨噬细胞在B细胞选择机制中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统计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
三、研究结论
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员发现:同侧接种让Bmems更倾向于迁移至引流淋巴结,并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在二次接种时,已处于警戒状态被激活的SSM能高效捕获抗原,激活Bmems迅速进入GC,加速抗体分泌,提升了提高抗体的亲和力和广谱性(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变异株也更有效)。相比之下,异侧接种使得记忆B细胞的迁移和二次应答均较弱,产生抗体的质量和数量也较低。也就是说,“位置记忆”对抗体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
此外,研究员发现阻断SSMs,同侧接种Bmems的定位和迁移趋向于对侧接种,进入GC的比例显著下降。这表明SSMs不仅是抗原呈递细胞,也为Bmems提供生存、激活与分化信号,是免疫记忆的核心调节因子。并且,SSMs与Bmems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通过特定配体-受体对建立高效信号通路,形成调节Bmems活性的“位点特异性转录调控网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ndLN中这些通路的调控潜力大幅下降)。
为了验证是否对人类疫苗同样适用,研究团队也进行了临床研究,结论一致。同侧手臂接种使其中和抗体的产生速度更快,免疫记忆反应更深入。本研究明确了SSMs对Bmems的关键调节作用,为疫苗接种策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丰富了对免疫系统空间调控机制的认知。也就是说,接种疫苗不仅仅是“打一针那么简单”,位置、时机、乃至淋巴结的“记忆”都会影响最终防护效果。
参考来源:
Dhenni R, et.al. Macrophages direct location-dependent recall of B cell memory to vaccination. Cell. 2025 Apr 28:S0092-8674(25)00407-6. doi: 10.1016/j.cell.2025.04.00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00604.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