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警惕!这种病已到高发期!传染性很强,注意防范→

来源 2025-05-18 12:10:33 医疗资讯

随着气温迅速回升,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其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使得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面临较高的聚集性疫情风险。根据以往监测数据显示,手足口病全年可发病,4~7月为主高峰,9~10月为次高峰。我们应该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图片

01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尤其在 5 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在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尤其在夏秋季节更为高发。手足口病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在 1 周内可以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然而,少数重症病例可能会迅速累及神经系统,甚至导致心肺衰竭,危及生命。

02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症状根据疾病的进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出疹期(第 1 期)

这是手足口病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通常在 38℃左右,同时手、足、口、臀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通常是斑丘疹、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一般不疼不痒。部分孩子可能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甚至个别孩子可能没有皮疹。

神经系统受累期(第 2 期)

少数孩子在病程的 1~5 天内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如精神差、嗜睡、吸吮无力、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这一阶段属于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但大多数孩子经过及时治疗后可以痊愈。

图片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 3 期)

如果孩子进入这一阶段,病情就会变得非常危急。通常发生在病程的 5 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症状。这一阶段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识别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心肺功能衰竭期(第 4 期)

这是手足口病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孩子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血压降低或休克等症状。这一阶段的病死率较高,需要立即进行重症监护和治疗。

恢复期(第 5 期)

经过治疗后,孩子的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也会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也会逐渐恢复。但少数孩子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部分孩子在病后 2~4 周可能会出现脱甲的症状,不过新甲通常会在 1~2 个月内长出。

03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这也是它容易在儿童中流行的原因之一。

密切接触传播

这是手足口病最重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家中玩耍时,很容易通过这些物品传播病毒。

呼吸道飞沫传播

当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孩子吸入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消化道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会导致手足口病的感染。例如,如果孩子的餐具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

04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孩子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来诊断手足口病。如果孩子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出现上述症状,并且有接触史,那么就可能是手足口病。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等来辅助诊断。病原学检查是确诊手足口病的关键,包括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以及血清学检查等。

图片

目前,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1. 一般治疗

对于普通病例,通常采用门诊治疗。家长需要注意让孩子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清淡饮食,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如果孩子体温超过 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的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2. 病因治疗

虽然没有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但研究显示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在早期使用可能会有一定疗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韦林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3. 重症病例治疗

对于重症病例,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并阻止病情恶化。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控制液体入量、降低颅内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机械通气等。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

05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

勤洗手:这是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玩具或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彻底洗手。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果周围有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尽量避免让孩子与他们密切接触。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尤其是在发病初期。

保持口腔清洁:孩子在患病期间,口腔内的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影响进食。家长可以给孩子用温盐水漱口,或者使用一些口腔护理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玩具和物品:孩子的玩具、餐具、奶瓶等物品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家长要定期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餐具要严格消毒。

疫苗接种

目前,EV-A71 型灭活疫苗已经可以用于预防 EV-A71 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这种疫苗适用于 6 月龄~5 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 2 剂次,间隔 1 个月。建议家长在孩子 12 月龄前完成接种,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总之,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孩子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传染病信息, 2018, 31(3):6.DOI:10.3969/j.issn.1007-8134.2018.03.001.

Tags: 警惕!这种病已到高发期!传染性很强,注意防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