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dv Sci:南京医科大学傅赞研究发现ARIH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上调,并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

来源 2025-05-16 12:08:44 医疗资讯

RBR E3泛素连接酶ARIH1已被证实能够诱导底物特异性泛素化,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然而,人们对ARIH1如何影响癌症发展的理解有限。

2025 年 4 月 26 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傅赞唯一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The E3 Ubiquitin Ligase ARIH1 Facilita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Promoting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via the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of K63-Linked Ubiquitinated PHB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ARIH1在结直肠癌(CRC)细胞中上调,并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

临床上,ARIH1水平高与不良的CRC预后相关。机制上,ARIH1通过其RING1+RBR+RING2结构域直接与PHB1相互作用,催化PHB1在赖氨酸186(K186)位点发生K63连接的泛素化。通过这种修饰,PHB1与Akt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Akt对PHB1进行磷酸化,随后将其转位到线粒体中,在那里维持线粒体的稳定性并促进氧化磷酸化(OXPHOS)。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证明了 ARIH1 介导的 K63 连接 PHB1 泛素化在线粒体动力学和 OXPHOS 中的作用,表明它具有作为 CRC 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图片

2022年,结直肠癌 (CRC) 导致约190万例新诊断癌症病例和9万例相关死亡病例,仍然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层出不穷,但晚期CRC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复发和转移是CR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其5年生存率低于20%。因此,研究CRC进展和转移的根本机制,并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改善治疗至关重要。

翻译后修饰 (PTM) 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步骤,以多种方式影响蛋白质的功能。PTM,包括泛素化、磷酸化、SUMO化和乙酰化,在细胞生长、侵袭和死亡等多种生物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泛素化作为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 (PTM) 之一,可以改变一些重要底物蛋白的性质,包括活性、细胞定位以及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泛素化过程涉及三种酶:E1 泛素激活酶、E2 泛素结合酶和 E3 泛素连接酶。泛素分子与底物连接的不同位点决定了泛素化的类型(包括 K11 连接、K48 连接和 K63 连接),并导致底物性质的不同变化。K48 连接泛素化是最常见的泛素连接类型,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UPS) 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导底物蛋白的水解。 K63连接的泛素化可以影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活化和易位,这些过程调控肿瘤活性。此外,泛素化还可以与其他翻译后修饰(PTM)协同作用,影响下游靶蛋白。

根据E3泛素连接酶的特殊结构域和将泛素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机制,E3泛素连接酶可分为三大类(HECT、RING和RBR)。ARIH1是RBR亚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多种癌细胞中高表达,它包含一个RING1结构域、一个RING2结构域和一个环间(IBR)结构域。据报道,ARIH1可以通过调节乳腺癌中hnRNP E1蛋白的稳定性,激活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调控肿瘤进展。此外,ARIH1还可以介导线粒体自噬,从而导致癌细胞产生治疗耐药性。此外,ARIH1 在核周区域聚集,并在 DNA 损伤后诱导 4EHP 介导的翻译停滞,从而保护癌细胞免受基因毒性应激。然而,关于 ARIH1 在 CRC 中的作用的研究有限。

图片

图1(图源自Advanced Science )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中高度动态的细胞器,其数量和形态在融合和裂变过程中不断变化。这些线粒体动态变化有助于维持最佳氧化磷酸化 (OXPHOS) 活性。几十年前,Warburg 发现肿瘤细胞的糖酵解水平高于正常细胞,导致癌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和 OXPHOS 活性抑制。然而,最近的实验证据表明,某些癌症中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和 OXPHOS 活性也会增强,这对细胞增殖、肿瘤转移和耐药性产生显著影响。不同肿瘤之间,甚至同一肿瘤内部的 OXPHOS 水平也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OXPHOS 和线粒体功能对结直肠癌 (CRC) 进展的影响。

抑制素1 (PHB1) 是抑制素家族的一员,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各个区域,包括线粒体、细胞核和细胞膜,其定位依赖于其翻译后修饰 (PTM)。值得注意的是,PHB1 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依赖于其亚细胞定位。在线粒体中,PHB1 位于内膜,通过稳定视神经萎缩蛋白 1 (OPA1) 和动力蛋白相关蛋白 1 (DRP1) 来调节线粒体的融合和裂变。此外,PHB1 还通过调节 OXPHOS 复合物的稳定性来调节 OXPHOS 活性并促进线粒体呼吸。然而,PHB1 在结直肠癌 (CRC) 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我们的研究表明,ARIH1 在结直肠癌 (CRC) 中表达较高,这促进了 CRC 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与不良预后相关。从机制上讲,ARIH1通过靶向K186残基,促进PHB1的K63连接多泛素化,从而促进其与Akt的相互作用。这使得PHB1能够被Akt磷酸化并转位到线粒体中,在那里稳定线粒体动力学,并增强线粒体呼吸和OXPHOS活性。

参考消息: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1017

Tags: Adv Sci:南京医科大学傅赞研究发现ARIH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上调,并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