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uropean Radiology:下腔静脉-脾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完全性门静脉干闭塞及门静脉海绵瘤

来源 2025-05-14 12:09:15 医疗资讯

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特征是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内的血栓持续存在超过 6 个月。在肝硬化患者中,大约 30% 的病例存在门静脉闭塞。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SPH),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如静脉曲张出血、复发性 / 难治性腹水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目前的指南建议,对于患有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且无法通过药物或内镜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来处理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关键步骤是在肝静脉和闭塞的门静脉之间建立分流,以降低门静脉远端压力。从技术上讲,对完全阻塞的门静脉进行穿刺和再通极具挑战性,并且容易增加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或导致手术失败。尽管诸如经皮经肝、经脾和经肠系膜途径的球囊辅助穿刺等技术已被用于辅助建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但据报道,在门静脉闭塞患者中,该手术的成功率仍不尽人意,仅为 84%,且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 10%。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使这类患者受益,但在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很少。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将下腔静脉-脾静脉分流术(IVCS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用于患有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肝硬化患者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

对 12 名患者实施了下腔静脉 - 脾静脉分流术,该手术通过使用覆膜支架在下腔静脉与脾静脉近端之间建立分流通道,以降低门静脉远端压力。

所有患者均在技术上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长为 71.7±44.2 分钟。术后,门体静脉压力梯度平均降低了 11.0±5.6 毫米汞柱。在中位随访期为 6.7 [2.8-11.4] 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1 名患者出现支架功能障碍,静脉曲张出血和腹水的复发率分别为 8.3% 和 16.7%。1 名患者(8.3%)出现了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 腹膜后出血。3 名患者(25%)出现了肝性脑病发作,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


表 临床结果

本项研究表明,下腔静脉-脾静脉分流术有效地降低了门静脉远端压力,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接受的情况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有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下腔静脉-脾静脉分流术可作为一种治疗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的替代策略。

原文出处:

Maoyuan Mu,Yuzhe Cao,Zixiong Chen,et al.Inferior vena cava-splenic vein shu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te portal trunk occlusion and portal cavernoma in liver cirrhosis.DOI:10.1007/s00330-025-11571-8

Tags: European Radiology:下腔静脉-脾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完全性门静脉干闭塞及门静脉海绵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