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ancer Cell:中山大学徐淼等通过TCR测序解码鼻咽癌免疫监视密码,突破早期诊断瓶颈

来源 2025-05-13 12:09:11 医疗资讯

鼻咽癌(NPC)是与 EB 病毒(EBV)相关的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这种癌症在中国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相对常见,发病率高达 20-40/10万人·年。

2025年5月8日,中山大学徐淼、曹素梅、曾益新、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在Cancer Cell在线发表题为“Immunosequencing identifies signatures of T cell respons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T细胞受体(TCR)免疫组库测序,锁定鼻咽癌特异性T细胞克隆,构建可提前6-12个月预警鼻咽癌发生的T-score模型,并揭示EB病毒(EBV)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为鼻咽癌早诊与细胞治疗提供全新策略。

图片

鼻咽癌(NPC)是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相关的最重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非常流行,发病率高达每100,000人-年20–40例。虽然诊断为早期NPC(I/II期)的患者预后良好,但晚期NPC(III/IV期)患者有很大的远处转移复发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在早期阶段缺乏明显的症状,不到20%的NPC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因此,有必要开发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来实现NPC的早期检测,尤其是在流行人群中。

EBV感染与NPC有因果关系,因为几乎所有的NPC细胞都含有EBV基因组和EBV编码的RNA。然而,由于病毒-宿主关系平衡,大多数个体携带EBV无症状,因为针对EBV的T细胞免疫的终生监测。原发性EBV感染引发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导致建立抗EBV T细胞库,该库在持续感染期间以高频率稳定地维持在血液中的记忆中。在发病前3-5年可检测到EBV再激活升高,表现为血清EBV IgA抗体水平升高。鼻咽上皮细胞的EBV感染是推动NPC发展的早期事件。此外,NPC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表现出显著的T淋巴细胞浸润。鉴于NPC病毒相关的性质,人们认为EBV和宿主T细胞免疫之间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可能有助于NPC发展的复杂过程。然而,NPC的非EBV特异性肿瘤抗原未知。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ancer Cell)

为了确定鼻咽癌(NPC)相关的T细胞受体(TCR ),研究人员分析了228名NPC患者、241名EBV VCA-IgA抗体阳性的高危对照和251名血清阴性对照的外周血TCRβ链。基于208个富含NPC的CDR3β序列开发了一个基于TCR的signature (T-score ),在原始和独立验证队列中准确诊断NPC。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的T评分与较短的NPC诊断时间间隔相关,可在临床诊断前有效识别EBV血清阳性高危个体中的早期NPC。这些富含NPC的TCR不仅与EBV特异性抗原反应,还与NPC细胞表达的非EBV抗原反应,显示了广泛的特异性。此外,血液中富含NPC的CD8+ T细胞的丰度与肿瘤中未耗尽的T细胞对应物的浸润相关,并预测延长的存活,这表明这些富含NPC的T细胞具有用于疾病监测和治疗应用的显著潜力。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5)00168-0

Tags: Cancer Cell:中山大学徐淼等通过TCR测序解码鼻咽癌免疫监视密码,突破早期诊断瓶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