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中国学者证实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或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症评估关键指标

来源 2025-05-10 12:13:45 医疗资讯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疾病,据估计占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总数的25%-30%,其临床特征为双侧炎症性病变,常引发流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目前,CRSwNP中慢性鼻窦黏膜炎症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鼻息肉基质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此外,T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及这些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在疾病进展中发挥不同作用。近期研究进一步发现,CRSwNP患者鼻息肉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该细胞可被招募至息肉组织并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参与CRS的进展。鼻息肉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二者在鼻息肉2型免疫应答中可能存在协同招募或存活机制。

当前,对嗜碱性粒细胞在CRSwNP发病机制中的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嗜碱性粒细胞在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新功能为理解其参与炎症性疾病的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使其成为CRSwNP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目前针对不同年龄CRSwNP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特征的临床研究仍十分匮乏。

临床实践中,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激素水平、炎症因子谱及免疫功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鼻窦黏膜炎症的严重程度亦有所不同。年龄差异对内镜鼻窦术后黏膜水肿及囊泡形成的程度亦存在影响。现有数据显示,儿童患者鼻黏膜细胞密度及淋巴细胞浸润更为显著,而成人患者则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腺样体增生更为突出。这些发现提示,CRSwNP的症状谱、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合并症可能存在年龄特异性差异。尽管常规术前检查具有便捷、微创、经济等优势,但针对其潜在临床价值的探索仍显不足。

近日,来自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许玲玲医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这一关键炎症细胞在不同年龄组CRSwNP患者中的特征性作用。

 

 

该研究纳入了316例连续接受内镜鼻窦手术(ESS)的CRSwNP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组:46例老年组(≥61岁)、243例青年/成年组(19-60岁)和27例儿童组(≤18岁)。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比较三组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及Lund-Mackay(LM评分的差异;次要终点为验证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与LM评分及其他炎症细胞之间的相关性。

组间比较显示,三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WBC)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而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p=0.016)、淋巴细胞(p<0.001)、单核细胞(p=0.031)计数及LM评分(p=0.025)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主要集中于儿童组与成年组、儿童组与老年组之间。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全体样本中,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与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及LM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A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组)、白细胞总数(C组)、淋巴细胞计数(D组)、单核细胞计数(E组)及LM评分(F组)在儿童(橙色)、成人(蓝色)与老年(绿色)人群中的散点分布图

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亚组CRSwNP患者中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存在异质性,这一发现支持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反映CRSwNP患者炎症严重程度的假设。此外,需加强对儿童CRSwNP患者的长期随访管理。

原始出处:

Xu L.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basophils and 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5 Mar 28. doi: 10.1007/s00405-025-09351-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55547.

Tag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中国学者证实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或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症评估关键指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