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深刻了解颞浅动脉解剖:对提高颞浅注射安全性的意义

来源 2025-05-06 12:13:56 医疗资讯

Hey guys,今天我们分享中国医生的研究,老规矩,我们先致敬原作者:

图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颞肌和颞脂肪垫容量的逐渐减少,颞肌容量逐渐减少。这些变化可能导致颞嵴的骨边缘更加突出。颞区容量减少会导致憔悴、“瘢痕化”的外观。因此,患者寻求手术来恢复颞区的容量并改善面部轮廓。注射软组织填充剂以恢复颞部容量是一种简单的手术,由于其侵入性最小和恢复时间短而越来越受欢迎。然而,血管内注射或血管压迫引起的视力丧失和皮肤坏死仍然是值得关注的严重并发症。与面部其他部位类似,研究也报告了与颞部注射填充剂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永久性视力丧失。

与所有注射程序一样,深入了解颞区的解剖结构对于安全有效的注射至关重要。许多治疗指南告诉从业者如何避免颞浅动脉和颞中静脉的损伤,Jung等人建议颞中静脉是颧弓上方一根手指的宽度,Swift建议“1 cm up and 1 cm over”大量文献已经证明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之间存在危险的吻合。因此,目前认为颞区相对安全的注射水平在骨膜表层和颞肌深层之间。然而,对于颞区骨膜的深层注射,最近的研究并没有深入了解动脉深层的解剖结构。最近,一项研究报告了颞深动脉(DTA)在颞区深度注射的安全性,作者声称DTA与无意中被靶向的风险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尸体解剖、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轨迹分析揭示DTA的详细信息,以促进安全颞部填充的实施。

图片

图:玻尿酸的栓塞

材料和方法

样本

本研究按照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进行。这项解剖学研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人体尸检法》的伦理要求,于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进行。从大学自愿捐赠项目中收集了34具新鲜冷冻尸体的头部(平均年龄:42.74岁,男女比例:2.09;捐赠者为汉族)。作者排除了4例有手术和创伤痕迹的单侧标本和2例3D重建后成像质量差的单侧标本。

影像重建

研究共纳入了62具单侧解剖的尸体头颅。将40克氧化铅(有限公司)与100毫升乳胶和5毫升红色染料混合。持续搅拌悬浮液,然后过滤以去除较大的氧化铅颗粒。将导管插入每具新鲜冷冻尸体头部的颈外动脉(ECA),注射适量的造影剂。注射造影剂,直到嘴唇和结膜黏膜变成粉红色,红色乳胶从椎动脉残端滴下,所有这些都表明动脉充盈充分。每次动脉注射造影剂后,使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机(Philips Brilliance 64扫描仪)在相同条件下对每个样本进行头部CT成像: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250 mA,数据采集触发器高于基线140 Hounsfield单位,视场500 9 600 mm,切片分辨率1024 9 1024像素。切片厚度为0.8mm,切片增量为0.4mm。此外,还建立了一些标志,如颞部融合线的起点、眶外侧边缘和颧弓的交点、颧额缝合的眶外侧边缘。测量这些标记点与DTA前后分支之间的水平距离。此外,在CT图像的横截面上的这些标志点处测量了DTA的直径。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如图1所示,建立了三个参考点和三条参考线。

图片

图1

使用Mimics软件(版本19.0;Materialise)创建了一个3D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原点:右侧膈间切迹水平面:由双侧膈间切痕和右侧眶下缘确定的平面。

冠状面: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双侧肋间切迹的平面。

作者对DTA及其分支进行了3D重建。重建范围如下:下边界位于颧弓的上边缘,上边界为颞上线,前边界为眶骨和额颞嵴的外侧边缘,后边界为颞上线的尾部。使用内置的Mimics软件程序(版本19.0;Materialise)测量坐标系中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在所有数据标准化后,使用MATLAB软件重建二维分布和三维空间轨迹。头颅标本的解剖在比较了重建的标本图像后,对62个DTAs进行了逐层仔细的解剖学验证。抬起颞肌以识别DTA的整个层和过程,并使用佳能相机拍摄照片和记录观察结果。

图片

图2

结果

DTA起源于上颌动脉,沿颞肌和骨膜表面延伸。DTA的前支和后支分布占颞肌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由颞浅动脉的内侧颞动脉供应(图2)。在这项研究中,所有样本都发现了DTA。观察到DTA前支和后支的两种分布模式。根据观察和分析,在正常情况下(77.42%,48/62),DTA的前支从上颌骨动脉分支后,在蝶骨、额骨和颧骨之间的凹陷处几乎垂直上升,当它向额区偏斜时,在额颞嵴水平面的中途发出一条动脉支。从侧面看,大部分初始节段被眼眶外侧边缘遮挡。后支几乎垂直上升到颞区顶部,中途发出1-2支分支动脉(图3a)。同时,观察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22.58%,14/62):DTA的前支起源于上颌动脉,相对较短,仅垂直上升到颧骨额缝的水平面,没有动脉分支。在这种情况下,DTA的后支较粗,当血管垂直上升时,会发出3-4支,动脉的一支延伸到前部,以取代前支的血液供应(图3b)。DTA前支的平均直径为1.99±0.36 mm,后支的平均径为2.59±0.38 mm。DTA前后支与每个界标之间的距离测量值如表1所示。

图片

表1

DTA前支与颞部融合线起点的平均距离为9.30±3.23 mm,与颧额缝外侧点的平均距离是8.16±3.02 mm,与眶外侧边缘和颧弓交点的平均距离则是3.03±1.47 mm。浅表血管由颞浅动脉和颧眶动脉组成,位于颞浅筋膜层。中间层由颞中动脉组成,位于颞深筋膜和颞浅筋膜之间。

图片

图3

颞区的深血管位于颞肌和骨膜之间,由DTA和颞内侧动脉组成,分别起源于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当接近如此复杂的区域时,如果不了解动脉的局部解剖结构,自体脂肪移植和填充剂注射都会导致血管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和失明。先前的研究表明,可以将三层填充剂注射到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之间以及颞肌和骨膜之间的皮下脂肪层。在将填充剂注入前两层时,必须考虑颞浅动脉和颧眶动脉的走行及其分支的特点,可以使用钝针进行注射。钝针很难在颞肌下注射,用锋利的针注射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作者认为,当通过在深颞区注射来增加颞部容积时,应避免在DTA中进行血管内注射。在讨论颞深部注射时,需要详细的DTA解剖学知识。在作者的研究中,DTA从上颌动脉分为前支和后支,动脉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99±0.36mm和2.59±0.38mm。值得注意的是,前支和后支在颞区显示出两种不同的分布模式。在正常情况下(77.42%,48/62),DTA的前支和后支几乎垂直向上延伸,前支在靠近前额的终末段改变方向,后支发出1-2个动脉分支供血。因此,可以追踪DTA的分布概率(图4a)。

图片

图4

在少数情况下(22.58%,14/62),DTA的前支异常短,只能垂直于颧额缝合线的水平面,而后支异常发达,动脉分支分布不可预测,尽管主干几乎垂直上升(图4b)。尽管在之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但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或种族差异造成的。之前的研究也报道了一些DTAs和骨标志之间的距离。然而,考虑到临床注射的实际区域,作者添加了时间融合线作为起点的标志。这个标志物和DTA前支之间的距离通常是作者在颞区注射时必须关注的位置。在这项研究中,该标记物与DTA之间的距离平均约为9.30±3.23 mm。根据作者研究中的测量结果,作者建议在颞部融合线的起点向外至少1厘米处进行注射,以避免损伤DTA的前支(图5)。

图片

图5

这一结论与“1 cm up and 1 cm over”的结论相似,但深部注射的方向更为明确。为了尽量减少血管损伤,在分析了大量研究结论后,Carruthers等人提出,颞区的安全注射区域应位于颞中静脉上方和颞浅动脉下方;也就是说,颧弓上方有一个手指宽度,沿颞融合线向后1厘米,在此点下方1厘米,深至颞肌(前枕骨)。根据颞动脉分布的特点,作者还同意在浅表注射过程中避免使用颞浅动脉、颧眶动脉和颞中静脉。此外,作者还提供了关于深颞区注射的详细解剖信息(图6)。

图片

图6

本研究基于CT图像的3D重建和血管的数字定位。这种方法有一些局限性。CT扫描只能区分直径大于0.4毫米的血管,不能提供较小血管的信息。此外,灌注方法显著影响CT图像的分辨率,灌注不足或过量会导致明显的缺陷。虽然作者的尸检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不足,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必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DTA的一些解剖学信息。为了促进颞区的安全填充,外科医生在颞肌下注射填充剂时应避免向DTA进行血管内注射。

参考文献

1. Zhou YH, Chen CL, Luo CE, Wang HB, Luo SK. Deep Temporal Artery Anatomy: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Deep Temporal Injections. Aesthetic Plast Surg. 2023 Oct;47(5):2045-2050. doi: 10.1007/s00266-023-03341-y. Epub 2023 Apr 19. PMID: 37076704.

Tags: 深刻了解颞浅动脉解剖:对提高颞浅注射安全性的意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