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心脏解剖 | 心的构造

来源 2025-05-03 12:08:48 医疗资讯

心脏是一个肌性纤维性器官,它的构造精密且功能强大,是循环系统的动力泵。今天我将为您详细讲解心脏的构造,包括心纤维性支架、心壁和心间隔这几个方面,同时分享一些有趣的知识点。

心纤维性支架

心纤维性支架,又称心纤维骨骼,位于房室口、肺动脉口和主动脉口的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图片
  1. 左、右纤维三角

    • 右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向下附着于室间隔肌部

    • 右纤维三角又称为中心纤维体,是心传导系统的重要通道

    • 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左瓣环与二尖瓣环之间,体积较小

  2. 四个瓣膜纤维环:环绕相应的瓣膜周围,为瓣膜和心肌纤维提供附着处

心纤维性支架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钙化,甚至骨化。

有趣知识: 心脏的纤维骨骼并非真正的骨,而是由特殊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它的强度与韧带相当,却又保持着必要的弹性,这种绝妙的设计让心脏能够在不断跳动的同时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心壁

心壁由三层组织构成,从内到外分别为:

  1. 心内膜

    • 被覆于心腔内面的一层滑润膜

    • 由内皮细胞和内皮下结缔组织构成

    • 心瓣膜是由心内膜向心腔折叠而成

图片
  1. 心肌层

    • 构成心壁的主体,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

    • 心房肌较薄,呈网格状,有许多梳状肌束

    • 心室肌较厚,尤以左心室为甚,一般分为浅、中、深三层

    • 浅层肌在心尖处捻转形成心涡,转入深层

  2. 心外膜

    • 即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 表面被覆一层间皮细胞

有趣知识: 心肌细胞不仅具有收缩功能,还拥有内分泌能力。心肌细胞能分泌心钠素(ANP)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调节血压和水盐平衡,使心脏成为一个集"泵"与"腺"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器官。

心间隔

心间隔将心脏分隔为左、右两半,它包括:

图片
  1. 房间隔

    • 位于左、右心房之间,向左前方倾斜

    • 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卵圆窝,是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

    • 卵圆窝是房间隔最薄弱处,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也是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心导管穿刺的理想部位

  2. 室间隔

    • 肌部:占据室间隔的大部分,由肌组织被覆心内膜而成

    • 膜部:位于心房与心室交界部位,面积小但临床意义重大

    • 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呈45°角倾斜

    • 随后向下至心尖呈顺时针方向螺旋状扭转

    • 可分为肌部和膜部:

图片
  1. 房室隔

    • 为房间隔和室间隔之间的过渡重叠区域

    • 房室隔前部的膜部后下缘处主要有房室束

有趣知识: 心间隔的发育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胎儿时期,卵圆孔是必要的结构,允许血液绕过尚未工作的肺循环。出生后,随着肺循环的建立,卵圆孔应该闭合。统计显示,约25%的人卵圆孔并未完全闭合,这种情况称为卵圆孔未闭,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偏头痛和隐源性脑卒中相关。

通过这些精密的构造,心脏能够保持血液在不同腔室间的单向流动,完成其作为血液泵的功能。心脏的心肌细胞排列方式犹如一种精巧的"肌肉编织",使心脏在收缩时能够产生螺旋式的挤压运动,比简单的直线收缩更有效率地将血液泵出。

Tags: 心脏解剖 | 心的构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