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近年来,随着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已逐步放宽。2021年,中国慢性乙肝领域首个原研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艾米替诺福韦(TMF)上市,为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带来新选择。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肝病/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诊疗理念等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帮助学界和业界同仁及时了解最新、最热的肝病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动态,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联合肝胆相照平台特别打造全新栏目——“沐语新声”。
近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期间,TMF长期治疗的最新研究数据公布,肝胆相照平台特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智泓博士分享研究心得,现整理如下。
肝胆相照:基于III期研究中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TMF已在我国上市,并被纳入医保。在此背景下,开展TMF IV期研究,是出于哪些考虑?
牛俊奇教授:很荣幸我和侯金林教授共同牵头完成了TMF的III期临床试验,在此之前,我们还与丁艳华教授合作完成了该药的早期临床试验。早期及III期临床试验均充分证实,TMF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并纳入医保,为众多患者服务。
不过,药物经审批上市并不代表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了解已完全充分。对于特殊人群或长期治疗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仍需长期观察。以往许多药物在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后便不再开展后续研究,而TMF则进行了较长期的观察,目标观察期达5~10年,以便发现更多潜在安全性问题。
从长期随访结果来看,不仅进一步证实了TMF的有效性,且疗效有进一步提升趋势;同时,其安全性表现良好,在肾毒性和骨安全性方面均表现优异。这表明TMF是一款优秀的乙肝治疗药物。
此外,在IV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纳入了一部分由TDF转为TMF治疗的病人。目前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骨肾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佳,这一结果令人欣慰。
肝胆相照:能否请您对TMF IV期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刘智泓博士:本次开展的IV期随访研究,是申办方在完成一项高质量双盲、双模拟的随机对照研究后,自愿发起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该研究共纳入 639例受试者,计划开展为期7年的长期随访观察。
在IV期研究中,我们很高兴看到申办方保持了对研究质量、患者获益的高要求。保证了患者有免费的药物,高精度病毒定量、双光子骨密度等获益,对于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也维持了III期药物注册研究的标准。我们相信通过这项研究,能进一步探索TMF在5~10年的长期治疗中,是否具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近期受邀报告的,是这项IV期研究完成了2年后的中期分析,也就是说从III期基线开始,受试者分别接受了5年TMF,或者2年TDF后转换为3年TMF的抗病毒治疗。
研究设计
研究队列基线特征显示,受试者以青年男性为主,其HBV基因型分布与我国流行病学特征高度吻合。在IV期研究启动时,所有受试者均已完成至少3年的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复常率超过90%。
3年时基线特征
肝胆相照:TMF IV期研究5年的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有什么特点?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
刘智泓博士:我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TMF的特点了,在前期研究中,对比TDF,TMF具有相同的病毒抑制能力和更好的ALT复常率。那么治疗5年以后,我们很高兴看到,无论是初始接受TMF治疗,还是从TDF转换的患者,都维持了很好的病毒学应答率,包括以HBV DNA<20IU/mL来定义时,两组的应答率分别达到了95.2%和94.1%,而以HBV DNA<10IU/mL来定义时,两组的应答率也有近92%。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在第3年到第5年的治疗期间,病毒学应答率还有进一步显著的提高,这对于少部分在治疗前3年没有获得应答的患者坚持治疗给到了很大的信心。
病毒学应答率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项研究中,5年有累计68%的患者获得了HBeAg的转阴,而且在第3~5年期间也有显著的提高。虽然说HBeAg阴转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停药的治疗终点,但仍是追求功能性治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个替诺福韦前药,我想大家首先关注的当然是骨肾的安全性。TDF导致部分患者eGFR下降,骨质流失的问题,其实在转换为TMF一年后已经恢复得很好,这一点既往在III期研究144周的报告中已经得以证实。
目前来看,经过5年的治疗,TMF治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这体现在大部分患者的骨密度增加,肾功能、血脂和体重均保持平稳,这些都是对TMF长期治疗保持安全性的重要证据。
肝胆相照:在您看来,这一研究有何意义和启示?TMF未来的研究工作,应向何处探索?
牛俊奇教授:在为期5年的IV期临床试验中,我们发现TMF展现出更为优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无论是针对初治患者,还是由TDF转换为TMF治疗的患者群体,该药物均呈现出良好疗效与安全特性。基于此,后续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规模,并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深入总结其疗效与安全性数据,以期为临床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