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早晨起床翻身时突然天旋地转,低头捡东西时眼前一黑,甚至只是转头就感到一阵眩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可能正在经历耳石症的困扰。
据统计,约2.4%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耳石症,尤其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
在医学上,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
其直接原因是耳石(碳酸钙结晶)从椭圆囊或球囊脱落,误入半规管(尤其是后半规管,占80%-90%病例),干扰内淋巴液流动,导致错误平衡信号传递至大脑。
一、内耳的基本结构
内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
-
骨迷路:由致密骨质构成的外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
膜迷路:悬浮在骨迷路内的膜性管道,内含内淋巴液,是感受平衡和听觉的核心结构。
1. 前庭
位置:位于骨迷路中部,连接半规管和耳蜗。
功能:感知头部直线加速度(如上下、左右运动)。
关键结构:
-
椭圆囊和球囊:内含耳石器,负责静态平衡和线性加速度感知。
-
耳石膜:覆盖在椭圆囊和球囊的感觉上皮(毛细胞)上,表面附着耳石——微小的碳酸钙结晶(直径约5-30微米)。
2. 半规管
数量与排列:每侧内耳有3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前、后、水平),分别对应三维空间的运动感知。
功能:感知头部角加速度(如旋转、转头)。
关键结构:
-
壶腹:半规管末端的膨大处,内含壶腹嵴,其上的毛细胞通过内淋巴液流动感知运动。
-
半规管内淋巴液:头部运动时流动,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信号。
3. 耳蜗
功能:与听觉相关,耳石症通常不影响听力,但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梅尼埃病等听觉障碍。
二、鉴别诊断
(一)核心鉴别特征:耳石症的典型表现
1.触发方式
-
位置性眩晕:仅在特定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躺下、翻身、抬头)
2.持续时间
-
每次眩晕持续数秒至1分钟(超过5分钟需警惕其他疾病)
3.伴随症状
-
单纯眩晕,无耳鸣、耳闷、听力下降(若存在需排除梅尼埃病)
-
可见眼震(方向固定,与头位相关)
(二)疾病鉴别
1. 前庭性偏头痛(眩晕型偏头痛)
2. 梅尼埃病
三联征:眩晕(20分钟~12小时)+ 波动性听力下降 + 耳鸣/耳闷
可通过甘油试验和纯音测听鉴别
3. 前庭神经炎
-
急性持续性眩晕(数天),伴恶心呕吐但无听力问题
-
头部不动时仍晕,HIT试验阳性(甩头试验可见矫正性眼跳)
4. 中枢性眩晕(如脑卒中)
5. 精神心理性眩晕
描述模糊(如"整天昏沉"),与焦虑/抑郁相关
无明确眼震或体位诱因
(三)红色警示信号
若眩晕伴随以下任一情况,立即就诊(可能为脑卒中或肿瘤):
-
突发剧烈头痛或呕吐
-
视物重影、面部麻木、肢体无力
-
意识障碍或跌倒发作
三、常见诱因
-
年龄增长:50岁以上人群耳石退化风险增高。
-
头部外伤:如跌倒、撞击。
-
长期卧床:术后或缺乏活动者。
-
骨质疏松/缺钙:耳石成分异常。
-
女性更常见:可能与激素变化相关。
四、体格检查
1.Dix-Hallpike试验
这是确定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常用检查手法。
-
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头向右侧转45°。
-
医生会扶住患者头部,使之保持45°方位不变,令患者迅速躺下,头后仰悬垂与水平面呈30°角。
-
观察有无眩晕及眼震。
如果患者是后半规管耳石症,此时会出现垂直扭转性眼震。
2.Roll-test(滚转试验)
这是确定外半规管耳石症的常用检查。
-
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头部抬高30°。
-
向一侧转头90°观察至眩晕或眼震消失后20s恢复初始位置,再向另一侧转90°观察。
典型眼震为双侧都为向地性眼震或背地性眼震。
-
当向地性眼震,时间小于1min时考虑为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
-
当向地性眼震,时间大于1min时考虑为轻嵴帽;
-
当背地性眼震,时间小于1min时考虑为外半规管前臂型管石症;
-
当背地性眼震,时间大于1min时考虑为外半规管嵴石症。
五、治疗
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可自愈,多数人在发病后一周到一个月内,眩晕感会自动消失。
不过,耳石症发作后很痛苦,出现上述症状时,首选眩晕门诊就医,如果医院没有眩晕门诊,可选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治疗上,首选耳石手法复位;必要时还可以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如前庭抑制剂(地芬尼多、苯海拉明等)及改善循环类药物(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等)。
通过手法复位,大部分人的眩晕症状会随之消失;也有人复位后仍觉着晕,这是前庭功能尚未完全康复所致,此时的耳石已回归原位,不必紧张,可以适当走动,有助功能康复。
耳石复位的方法
复位时根据不同半规管类型选择相应的方法。
1.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方法
(1)Epley 法
患者坐于床上,头向患侧转 45 度,快速躺下,头悬垂于床下 30 度,保持此体位 30 秒;然后头向健侧转 90 度,保持 30 秒;身体连同头部一起向健侧转 90 度,保持 30 秒;最后坐起。整个过程中,每个体位都要保持到眩晕和眼震消失。
(2) Semont 法
患者坐在床边,头向健侧转 45 度,快速向患侧侧卧,面部朝下,保持 30 秒;然后快速坐起,头向健侧转 45 度,保持 30 秒。
2.外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方法
Barbecue法
①患者平卧位,头向健侧转90°;
②向健侧转动头部90°使面部朝下,同时身体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
③头继续向健侧转90°;
④头继续向健侧转90°,同时身体转为仰卧位;
⑤每一步骤持续时间30s或至眩晕消失,最后坐起。
3.前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方法
Yacovino法
①坐位,头保持正位;
②迅速后仰处于平卧位,头继续尽可能后仰,至少超过30°;
③2~3mins 后头位抬高,向前屈曲,颏部尽可能贴近胸骨,呈含胸姿态;
④2~3mins 分钟后坐起,向前平视。
需要注意的是,耳石复位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或者在医生确认可以自行操作后再尝试。
如果自行复位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或自行复位无效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六、预防
1.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疲劳可能会诱发耳石症。
机制:疲劳→内耳小动脉痉挛→局部缺血→耳石稳定性下降
2.合理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如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脱落风险。
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20分钟,儿童短些,老人控制在30分钟内,即可满足机体所需。
3.每天睡够7小时
研究显示,睡眠<6小时者耳石症风险增加1.8倍。
4.积极控制相关疾病
比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中耳炎等,可能会导致内耳损伤,诱发耳石脱落。
高血压、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也可导致内耳血液循环不良,引起耳石脱落。
5.前庭康复训练
耳石症患者急性眩晕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对尽快恢复平衡能力有一定帮助。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