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临床决策:拦下一个肺手术,结果主管医生非但不生气,还表扬了我!

来源 2025-04-27 12:10:44 医疗资讯

前言:一般来说,如果外科医生建议患者手术,而咨询了其他医生后,被拦下了刀,外科医生肯定要生气的,这不是既让他们少了个国考四类手术、又少了科室效益,还否定了他们之前制定的治疗方案吗。但前段时间有位问诊的患者,听从我的不手术建议,再回头在当地与医生商量沟通后,主管医生非但不生气,还说我的意见有道理,还表扬了我!这是为何?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 75岁 。

疾病描述:

近一年人廋了20斤,特别是今年2月初发现痰中带血(痰偏黄,不规则血条,不是血块)后忧郁症加重体重降了10斤,最近复查CT发现右肺中叶一个肿物,目前在当地医院拍了增强CT和petct,医院定在下周一手术。

既往病史:

手术:2017.9上海胸科医院手术切除左肺下叶(浸润性肺腺癌2.1*1.9)。

手术:1988年直肠癌手术。

希望获得的帮助:

我已上传近几年CT和这次的petct电子影像,当地医院安排下周一手术,请叶医生甄别是否需要手术?

影像及资料展示:

图片

回头去看,2021年3月时右中叶就有一小结节。

图片

2022年10月时较前略有增大,中间显得有小空泡征,整体轮廓与边界清楚。

图片

另外层面则是磨玻璃略偏实。

图片

右下有囊腔型病灶,表面不平毛糙;中叶近叶间裂处有慢性炎或细支气管扩张的表现。

图片

到了2023年5月时中叶结节贴上了叶间裂。

图片

右下病灶感觉整体有些模糊,灶内密度不均。

图片

2024年3月时中叶结节空泡的壁较之前变实。

图片

胸膜有牵拉,整体轮廓清。

图片

右下病灶仍是与2022年时相仿。

图片

到了2025年3月,右中叶病灶变得这么大了!

图片

纵隔窗看明显是软组织影,是占位,是肿瘤的样子。

图片

右下病灶倒时显得有点变散去了。

图片

图片

PET检查结果示右中叶软组织肿块伴FDG代谢显著增高,恶性征象,首先考虑肺癌。

我的意见:

方形的是囊腔灶,壁密度欠均匀,但随访无明显进展,考虑慢性炎可能性大些;圆形这处有些奇怪,之前都是微小的,前几年一直变化不大,最近这年怎么突然爆发性进展?现在看这病灶是挺典型恶性的,从它突然进展来说,应该恶性程度较高。我觉得是低分化癌或小细胞肺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鉴于左侧已经做过肺叶切除,现在又做右中叶切除,年纪又75岁了,术后如果仍较快转移(恶性程度高就有这种可能性),那就感觉不划算,毕竟左上叶切除了的情况下,再切右中叶对生活质量、肺功能影响会大些。个人倾向先穿刺明确病理后再多学科讨论决定如何干预比较稳妥。甚至倾向可否先基因检测和MRD检测后再综合评估。意见供参考! 

后续反馈:

结友将我的意见与当地医生沟通商量后反馈给我:

图片

主管医生说平时也经常看我的文章,非常认可我的意见。

图片

穿刺结果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腺鳞不能完全除外。

图片

我告诉其基因检测意义有限,而PD1方面可以检测下。

图片

PD-L1检测TPS达50%。

图片

结友又问消融是否可行,当然是可行的。但一是这么大效果可能不好;二是PD-L1高表达,免疫治疗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图片

所以我的意见是先化疗加免疫(如果评估后身体不能耐受,也可以单药化疗加免疫),后续若肿块明显缩小再考虑立体定向放疗或消融也是可行的。

感悟:

肺癌的治疗,或许不都是一定要根治手术切除。且不讲这根治的叫法并不意味着就真的根治,而且要考虑预期效果、生活质量、机体创伤,以及更为保守的治疗方案会不会对寿命的延长也是相当?如果随着内科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和放疗系列(包括立体定向放疗、伽吗刀、重离子治疗等各种放疗的变种)的发展,手术以外的综合治疗措施在肺癌治疗中的权重是增加的,当多学科讨论评估后,如果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可能不亚于勉强手术,加上手术后对内科治疗的耐受性变差,那么手术就不一定是首选。我们治疗癌症的目的一是活的更长,二是活得更好。两者是需要辩证统一、权衡评估的。

Tags: 临床决策:拦下一个肺手术,结果主管医生非但不生气,还表扬了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