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14个癌症危险信号:早发现能救命!

来源 2025-04-23 12:09:51 医疗资讯

为什么需要关注癌症信号?

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457万,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位列前三。除了针对无症状高风险人群进行常规筛查,对一些可能的癌症信号及时关注,也可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癌症。

与肿瘤相关的危险信号主要分为三类:浅表可摸到的肿块、发生肿瘤的器官出现相关症状或肿瘤长大引起压迫、侵犯症状,以及肿瘤发展导致出现全身症状。人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就是癌症或癌前疾病发出的第一波信号。但这些“身体信号”往往不是肿瘤特有的,发现异常信号时不用恐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及时求诊,合理开展检查和治疗。

全身性信号:容易被忽视的警报

01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危险值:半年内体重下降≥5%(如60 kg的人瘦3 kg以上)。

可能关联癌症:胰腺癌、胃癌、肺癌(25%的癌症患者会出现)。

注意:需先排除糖尿病、甲亢、慢性腹泻等慢性病。

02 持续性乏力

很多原因可导致乏力,生理性因素包括长期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应激反应,药物性因素包括服用安眠药、镇静药,疾病性因素包括甲减、抑郁症、肾功能不全、阿尔茨海默病等。肿瘤导致的乏力往往更持久。

特点:休息无法缓解,伴随食欲减退。

高危人群: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常见。

03 长期盗汗(夜间大汗)

患者需排除甲亢、糖尿病、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良性疾病原因。如果长时间盗汗合并短期内体重减轻,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典型表现:睡衣、床单湿透,反复发生。

警惕疾病:淋巴瘤、白血病(需排除结核、甲亢)。

局部症状:特定部位的癌变信号

04 体表肿块

当体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如乳腺、睾丸包块,皮下结节,颈部、腋下、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时,需予以重视。

危险特征:快速增大、质地硬、活动度差、伴随红肿、异常血管(如乳腺癌、睾丸癌)。

检查建议:超声+活检。

05 异常阴道出血

许多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结核、宫内异物、妊娠性出血、功能性出血等,也会引起异常阴道出血。当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高危表现:

绝经后出血;

性交后出血(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06 大便习惯改变

癌症关联:

便秘/腹泻交替→结直肠癌;

脂肪泻(粪便油腻)→胰腺癌。

肠易激综合征、痔疮、直肠息肉、慢性肠炎等也会引起大便习惯改变。

必查项目:肠镜+肿瘤标志物。

07 大便带血

大便带血是部分胃肠肿瘤的症状。大便中血液的颜色有助于判断病变部位:

鲜红→直肠/乙状结肠;

暗红→右半结肠;

黑便→胃/食管(如咖啡渣)。

若长期大便带血合并体重减轻,建议尽早就医,完成相关检查,以排除胃肠肿瘤等严重疾病。

08 持续性咳嗽

导致持续性咳嗽的原因有很多。肺癌是其中一种常见原因,大约一半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慢性咳嗽。此外,其他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等,扩散到肺部时也会引起持续性咳嗽。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也会发生持续性咳嗽。如出现该症状,建议尽快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肺癌信号:超过2周不愈;伴血丝痰(50%肺癌患者首发症状)。

09 呼吸急促(>24次/分钟)

呼吸急促是一种浅而快的呼吸,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钟。呼吸急促也是肺癌早期表现,平躺加重,易误诊为哮喘。

10 不明原因疼痛

身体各部位的疼痛都有可能由原发肿瘤或者转移肿瘤直接或者间接压迫导致,也有可能由其他慢性疾病、骨头病变引起。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特别是深度疼痛(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转移至脊柱,出现骨转移)。

容易被误诊的“小症状”

11 皮肤变化

皮肤癌信号:痣突然增大、边缘不规则;伤口久不愈合(超过1个月)。

皮肤短期内变化应警惕皮肤癌的可能,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其他疾病,如皮炎、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会引起皮肤变化。

12 腹胀(卵巢癌“沉默杀手”)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通常伴有呕吐、腹泻、嗳气等。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有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腹胀也是卵巢癌的常见症状,很多女性通常将这种症状归因于体重增加或其他原因而将其忽视。当出现腹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腹部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腹胀原因,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肿瘤。

13 尿血(无痛性最危险)

尿中带血可能是膀胱癌的症状。吸烟者患病风险高,即使尿液只有轻微的粉红色,也要警惕膀胱癌。至少一半的膀胱癌是由吸烟引起。其他疾病,如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损伤等,也会引起尿血。当出现尿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或CT等检查。

14 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食管穿过肺部区域,该区域的肿瘤如肺癌、淋巴瘤压迫食管,也易引起吞咽困难。其他疾病,如食管良性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胃—食管反流也会引起吞咽困难。出现吞咽困难者,应尽早就医。

重要提醒:如何科学应对?

不必恐慌:上述症状也可能由良性疾病引起(如痔疮便血、胃炎黑便)。

就医红线:症状持续>2周或快速恶化,需尽早就诊。

筛查建议:

40岁以上:每年低剂量CT(肺癌)、胃肠镜(消化道癌)。

高危人群:HPV检测(宫颈癌)、PSA(前列腺癌)。

体检正常,但有症状,还需要查吗?

普通体检≠防癌筛查!需针对性检查(如肿瘤标志物、增强CT)。

癌症会遗传吗?

约10%与遗传相关(如乳腺癌BRCA基因突变),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

如何降低患癌风险?

戒烟限酒、控体重、接种HPV疫苗(防宫颈癌)、少吃腌制食品。

Tags: 14个癌症危险信号:早发现能救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