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研究背景
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时,如果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否同时处理二尖瓣问题是复杂的临床决策。MR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普遍存在,LVAD植入后MR是否需要同期干预一直是争议焦点。
传统观点认为,LVAD通过降低左心室负荷可缓解MR,但近年研究提示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持续性或进展性MR,可能与右心衰竭、肾功能恶化及死亡率增加相关。
近日,Hiroki Kohno等人在《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发表了研究《Mitral regurgitation at the time of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implantation: Should it be treated or not?》,我们特邀西安高新医院陈文生教授对文献进行解读。
该研究基于日本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注册研究(J-MACS)的大样本数据,旨在回答以下核心问题:
-
未处理的MR是否影响LVAD患者的长期生存及并发症风险?
-
同期二尖瓣手术能否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术后显著MR的发生率?
专家点评
陈文生教授
西安高新医院
本研究通过J-MACS大型注册研究数据发现,LVAD植入同期二尖瓣手术虽显著降低术后中重度MR发生率(13.8%降至1.4%),但未改善生存率和再入院率。LVAD本身通过左室卸载可有效改善功能性MR,仅30-40%术前MR≥3级患者术后出现显著MR,且与死亡率无关。MR是否处理,临床应采取个体化策略。
图:心室辅助装置
研究方法与设计
数据来源与队列构建
纳入人群
2010-2022年日本44家中心的1398例连续血流LVAD植入患者。
排除标准
-
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AR≥2级)或重度三尖瓣反流(TR≥3级)。
-
术后合并显著AR或泵功能衰竭的MR患者。
-
瓣膜数据缺失>50%的病例。
分组策略
-
队列1(n=782):比较未干预的MR≥3级(中度及以上,n=414)与MR<3级(轻度或无,n=368)。
-
队列2(n=500):比较MR≥3级患者中接受同期二尖瓣手术(修复或置换,n=86)与未手术者(n=414)。
终点指标
-
主要终点:全因死亡率、再入院率、术后显著MR(定义为中重度及以上,MR≥3级)的累积发生率。
-
次要终点:卒中、右心衰竭、感染、设备故障等并发症。
主要研究结果
术后显著MR的发生率
-
未治疗的MR≥3级组术后显著MR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10.1%,显著高于MR<3级组的1.1%(p<0.001)。
-
同期手术组术后显著MR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1.4%,显著低于未手术组的13.8%(p=0.007)。
-
结论:同期二尖瓣手术可显著降低术后显著MR发生风险(HR=0.24,95%CI 0.08-0.72)。
生存与再入院结局
全因死亡率
-
MR≥3级组与MR<3级组的5年死亡率分别为25.7% vs 22.0%(p=0.624)。
再入院率
-
两组再入院率无差异(0.644 vs 0.630事件/人年,p=0.671)。
并发症分析
右心衰竭
-
两组发生率相似,无显著差异。
卒中与感染
-
队列1中MR<3级组卒中风险更高(HR=1.019,p=0.920),可能与基线脑血管病史比例较高有关。
-
感染为最常见再入院原因(队列1:0.245事件/人年;队列2:0.232事件/人年)。
左心室重构
-
MR≥3级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径更大(7.1 cm vs 6.3 cm,p<0.001),但LVAD植入后缩小幅度更显著(18% vs 14%,p<0.001),提示LVAD对重度MR患者的左心室卸载效果更优。
讨论及临床意义
结果解读
本研究发现,同期二尖瓣手术虽显著降低术后显著MR的发生率,但未转化为生存率或再入院率的改善。这一矛盾现象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手术风险抵消潜在获益
同期手术需延长体外循环时间,增加出血、感染及围术期死亡率风险。研究中同期手术组的ICU停留时间虽无差异,但手术复杂性可能间接影响远期预后(如瓣膜相关并发症)。
LVAD的血流动力学改善主导MR缓解
LVAD通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减少二尖瓣反流的驱动力。LVAD自身足以改善多数患者的MR,尤其是功能性MR(占研究人群的75%以上)。
术后MR的临床意义被高估
即使术后存在MR≥3,其与右心衰竭、肾衰竭的关联在本研究中未达显著性(HR=1.798,p=0.350)。可能与LVAD维持足够心输出量,代偿了MR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有关。
传统观点认为中重度MR需积极干预,但本研究支持保守策略的安全性,原因包括:
MR自然史的重评估
术前MR≥3患者中,仅30-40%术后进展为显著MR,且与死亡率无关联(HR=1.158,p=0.610)。这与MOMENTUM 3试验结果一致,提示MR严重程度可能更多反映心室扩张程度,而非独立危险因素。
右心衰竭风险被高估
尽管MR增加肺静脉压,但LVAD通过降低左心房压力间接减轻右心室后负荷,抵消了MR对右心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中右心衰竭发生率低(3-4%),且与MR无关。
反向选择偏倚
术前MR≥3患者可能因心功能更差而更早接受LVAD,但其左心室扩张可能对LVAD反应更佳,形成“矛盾性生存优势”。类似现象在EUROMACS注册研究中亦有报道。
研究局限性
回顾性设计与选择偏倚
同期手术组可能倾向于选择解剖适合修复(如单纯瓣环扩张)、术前状态更稳定的患者(如INTERMACS 2-3级占比93%),而排除高危病例(如INTERMACS 1级仅3.5%)。这可能导致低估手术风险,高估其获益。
LVAD类型混杂
研究中包含多代LVAD(如HeartMate II、HVAD、HeartMate 3),不同设备对MR的影响可能不同。例如,HeartMate 3、EVAHEART血流脉动性更强可能更利于二尖瓣闭合,但亚组分析中设备类型对结果无显著影响(p=0.420)。
未来方向
个体化决策框架
-
推荐手术的情况:结构性MR(如连枷瓣叶)、合并中重度TR或肺动脉高压(mPAP>35 mmHg)、计划长期LVAD支持(如终末治疗)。
-
避免手术的情况:功能性MR、INTERMACS 1级、合并严重合并症(如凝血障碍等)。
技术创新需求
-
经导管二尖瓣介入:MitraClip等介入手术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
-
LVAD参数优化:调整泵速以平衡左心室卸载与二尖瓣闭合(如避免过度卸载导致瓣叶对合不良)。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