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梅斯锐评:美国NIH科研经费大幅削减——科学界的危机与中国的机遇​​

来源 2025-04-22 12:12:46 医疗资讯

近日,特朗普政府即将提交的2026财年预算案引发科学界强烈震动。根据草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470亿美元预算可能被削减40%​​,接近腰斩,其下属的27个研究所也将合并为8个,护理及少数族裔健康研究所则可能直接被撤销。与此同时,​​美国疾控中心(CDC)预算将缩水44%​​,降至52亿美元,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整体预算削减三分之一(约400亿美元)。

此次大规模削减若通过,将重创传染病研究、癌症治疗等关键领域,堪称科学界的灾难。科学界痛呼:“这是对全球医学研究的直接打击。”更令人担忧的是,​​科研经费的锐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包括科学家外流、博士和博士后数量减少,甚至影响美国未来10至20年的科研竞争力。

​科学家外流加速,中国或成受益者​

NIH等机构的经费削减可能导致大量科学家,尤其是华人科学家,选择离开美国。近年来,中国科研环境持续优化,资金投入稳步增长,​​若美国科研资助持续萎缩,中国可能迎来新一轮高层次人才回流潮​​,进一步推动国内科技发展。

​博士与博士后减少,美国科研人才链断裂​

科研经费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招聘能力,导致博士和博士后岗位大幅缩减。​​人才梯队的断层可能在未来10至20年内持续削弱美国的科研实力​​,而中国等国家则可能借此机会加速赶超。

​大学竞争力下降,全球排名格局或重塑​

科研是大学的立身之本,经费削减将直接影响研究产出和学术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大学在全球排名中迅速攀升​​,若美国科研投入持续下滑,中国高校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甚至在未来几年内挑战美国顶尖学府的地位。

​医药创新受挫,源头研发潜力降低​

虽然医药研发主要依赖企业,但大学是创新的源头。​​NIH等机构的经费削减将间接影响制药企业的长期研发能力​​,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削弱可能导致大型药企的源头创新潜力下降,进一步影响全球医药行业的竞争力。

​教育科研机构同样遭受重创​

4月14日,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等组织向马里兰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违规削减教育部下属“教育科学研究所”(IES)的经费与人员。IES原有8.8亿美元的外包研究合同被终止,90%员工遭解雇,导致其无法完成国会授权的全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评估等任务。原告要求法院恢复IES员工职位、重启研究合同,并保护已收集数据。“这是对教育科学的系统性破坏。”律师强调。

4月17日,马萨诸塞州联邦法官艾莉森·巴勒斯(Allison Burroughs)暂时叫停了能源部(DOE)的新规——该规定拟将高校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报销率从30%腰斩至15%,声称可“节省4.05亿美元”。这是继4月4日另一位联邦法官阻止NIH推进类似计划后,法院第二次阻止主要研究机构削减“间接成本”费率。高校联盟在诉讼中指出,DOE未履行法定程序,且此举将迫使大学自掏腰包补贴科研,“无异于扼杀基础研究”。

​科学界的跨界声援​

在最近举行的突破奖颁奖典礼上,喜剧演员塞斯·罗根(Seth Rogen)意外成为科学事业的捍卫者。当演员爱德华·诺顿赞扬科技巨头对奖项的支持时,罗根嘲讽道:“某些人用3.2亿美元和反疫苗的卫生部长小肯尼迪摧毁科学的速度,可比扎克伯格们资助的300万美元奖金快多了。”尽管主办方剪掉了这段“敏感内容”,但《好莱坞报道者》称,罗根的言论直指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任命反科学官员等政策。“科学家需要更多这样的跨界声援。”网友评论道。

Image

喜剧演员塞斯·罗根(左)在“突破奖”颁奖典礼上开玩笑说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削减了科学预算

​结语:科学不应成为政治筹码​

“科学不是政党的筹码,而是人类的基石。”美国的科研经费削减不仅影响本国,更可能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国若能抓住这一机遇,加速人才引进和科研投入,未来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或将进一步提升​​。然而,科学的发展需要全球合作,任何国家的科研倒退都是全人类的损失。未来,这些政策将如何演变,仍需持续关注。

Tags: 梅斯锐评:美国NIH科研经费大幅削减——科学界的危机与中国的机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