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32岁的小周,原本身体健康,工作之余还喜欢慢跑锻炼。两个月前他突然感觉双腿发软、双手发麻,以为是工作太累没休息好,可几天过去症状却越来越重,甚至走路都开始打飘、拿筷子都发抖。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年纪轻轻就中风了”。
到医院检查后,神经科医生发现小周双下肢腱反射明显减弱,肌力下降,电生理提示多发性神经脱髓鞘改变,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但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结合临床表现,最终确诊为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1 各个年龄均可发病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病情进展达8周以上,可有缓解复发过程;电生理表现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阻滞、异常波形离散以及F波异常等脱髓鞘改变,大部分患者免疫治疗有效。
CIDP患病率(0.67~10.30)/10万,年发病率(0.15~10.60)/10万。各个年龄均可发病,高峰期在40~60岁,也有儿童甚至新生儿发病的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2 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隐袭起病,症状进展至少达8周以上,可有复发缓解过程。
主要表现为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的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脑神经受累较少,极少累及自主神经或呼吸功能。按照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布特点和受累纤维种类,将CIDP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
1. 经典型CIDP:最常见,表现为对称性上下肢近端和远端无力,并伴有肢体远端不同程度感觉异常,下肢重于上肢。所有肢体腱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2. 变异型CIDP:共包括5种。
(1)远端型CIDP:表现为肢体远端为主的运动感觉型周围神经病,下肢重于上肢,肢体近端肌力通常正常或仅有轻微受累。
(2)多灶型CIDP:符合多发单神经病特点,感觉异常和无力分布不对称,通常上肢为主。
(3)局灶型CIDP:感觉和运动受累局限于单个肢体,症状类似于臂丛或腰骶神经丛神经病,不受累肢体腱反射正常。
(4)纯运动型CIDP:符合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分布,只有运动受累的表现,下肢受累重于上肢,无感觉异常。
(5)纯感觉型CIDP:符合多发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下肢重于上肢,仅有感觉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3 诊断标准
1. 临床标准:(1)符合经典型CIDP或变异型CIDP的临床表现;(2)自发病至达到高峰的时间至少8周以上,病情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
2. 电生理标准:(1)经典型、远端型、多灶型和局灶型CIDP:至少2根运动神经存在脱髓鞘病变,至少2根感觉神经传导异常;(2)纯运动型CIDP:至少2根运动神经存在脱髓鞘病变,感觉神经传导正常;(3)纯感觉型CIDP:至少2根感觉神经传导存在脱髓鞘病变,运动神经传导正常。
3. 支持证据:如果电生理仅在1根神经检测到脱髓鞘表现,则还需要寻找支持性证据,包括:(1)免疫治疗有效;(2)脑脊液存在蛋白细胞分离现象;(3)周围神经超声或磁共振证实肢体神经或神经丛至少有2个部位存在横截面积增大;(4)腓肠神经病理符合CIDP特点。
4.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类似周围神经病。
4 治疗
糖皮质激素、IVIG和血浆置换均为CIDP的一线治疗用药,血浆置换主要用于病情较重或前二者效果不佳的患者。
对于一线治疗药物无效、药物依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或存在禁忌证者,可考虑加用或改用二线药物,推荐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或环孢素A.
如果仍无效,可考虑更换为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建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既往病史、经济条件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对症和康复等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参考资料:
1.马翠莉,王玉忠.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02):233-240.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等.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02):125-132.
猜你喜欢
- IVD技术丨如何降低免疫诊断检测中产生错误结果的机率?
 - 男生瘦肚子的运动方法有哪些?男性怎样瘦肚子上的赘肉?
 - 在艾灸之后一直咳嗽的原因是什么
 - APH:中国东部血压正常人群中脂质累积产物和糖尿病家族史对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风险的交互作用分析
 - Cell Stem Cell 北京大学王凯团队开发转录因子驱动的正向编程法快速均一地生成血管类器官用于细胞治疗
 - JMV | 王乔/孙蕾/姜世勃团队提出寻找新冠广谱中和抗体的筛选策略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碱基编辑,挽救致命心脏病并延长寿命
 - 2021年03月2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 糖尿病人秋季吃什么好?糖尿病患者秋季饮食原则是什么?
 - 夏季失眠怎么办?夏天如何缓解失眠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