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Hey guys,咬肌肥大是一个普遍的美学问题,特别是在东亚人中,宽阔的方形下脸通常被认为不太理想。这种情况的特点是咬肌良性肥大,导致面部外观更宽、更有棱角。肉毒毒素注射已成为一种广泛接受的非手术解决方案,用于减小这些肌肉的大小,使面部轮廓更柔软、更流线型。肉毒毒素在美容医学中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实,特别是其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释放的能力,从而降低肌肉活动并导致逐渐萎缩。然而,咬肌的复杂性,有三个不同的层——浅层、中层和深层——给治疗带来了挑战。这些层的起源和沿颧弓和下颌骨的插入方式各不相同,需要精确定位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而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传统上,用于咬肌肥大的肉毒毒素注射主要集中在肌肉的中下部分,此处肌肉体积最为突出。虽然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目标区域的肌肉质量,但重复治疗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本文发现并描述了一种新现象,称为代偿性咬肌膨出。当咬肌的上部发生肥大,作为对肌肉中下部分反复减弱的补偿反应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一现象以前在文献中没有记录,它对咬肌肥大的管理提出了独特的挑战。代偿性咬肌膨出会导致面部外观不均匀和不对称,抵消了治疗的预期美学效果。
本文旨在介绍和阐述代偿性咬肌膨出的概念,讨论其解剖学基础,并在临床实践中提出预防和管理这种并发症的创新策略。通过对咬肌解剖和肉毒毒素扩散动力学的详细探索,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旨在减少咬肌肥大的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创新理念
了解和解决代偿性咬肌膨出需要重新检查咬肌的解剖结构以及肉毒毒素影响它的机制。咬肌在咀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厚的四边形肌肉,有三个不同的层:浅层、中层和深层。表层是最突出的,对肌肉的体积有重大贡献,而位于下方的中层和深层则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和功能。
肉毒毒素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靶肌肉纤维暂时瘫痪。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肌肉活动减少,这会导致肌肉体积减小。当注射反复集中在咬肌的中下部分时,治疗区域会逐渐变弱。然而,未经治疗的肌肉上部可能会通过肥大来应对这种不平衡,导致代偿性咬肌隆起。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必须通过采用更全面的方法来修改当前的注射做法。首先,注射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咬肌上,包括上、中、下段。这种平衡的方法确保肌肉的任何一个区域都不被忽视,从而降低了代偿性肥大的风险。其次,采用分层注射技术,在肌肉的浅层、中层和深层逆行注射肉毒毒素,可以帮助确保毒素的均匀分布。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未治疗区域的局部弱化和随后的代偿性肥大。
精确的剂量管理对于缓解代偿性咬肌膨出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患者对肉毒毒素的个体肌肉反应因肌肉厚度、活动水平和既往治疗史等因素而异。因此,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需求调整剂量,而不是坚持标准化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在单个区域过量给药可能会导致快速萎缩,这可能会加剧肌肉其他区域的代偿性肥大。定期监测患者预后,必要时调整剂量,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
此外,在肉毒毒素注射过程中结合超声引导可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超声成像允许实时可视化咬肌的解剖层,有助于准确放置神经毒素。这种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确保毒素精确地输送到预期的肌肉纤维,还可以降低无意中扩散到邻近肌肉(如笑肌)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不对称面部表情等不良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一位34岁的女性患者因咬肌肥大而出现下脸宽阔的问题。在过去的2年里,她定期(每6个月4次)接受针对咬肌中下部分的肉毒毒素(letibotulinumtoxin A)注射。最初,这些治疗是有效的,导致面部宽度明显减小,外观更加流线型。然而,患者最近开始观察到咬肌上部明显隆起,导致面部轮廓不对称。
临床检查显示肥大局限于上咬肌(图1)。超声成像进一步证实了肌肉上部和下部的厚度存在显著差异(图2)。鉴于患者曾多次向咬肌中下部注射肉毒毒素,可以得出结论,上咬肌肥大是对治疗区域局部弱化的补偿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50单位肉毒毒素(Letibotulinumtoxin A)注射到肥大的咬肌上部。治疗后的随访超声成像显示上咬肌厚度减小,表明治疗成功。该病例说明了代偿性咬肌膨出的现象,强调了需要更全面的治疗方法。
图1:一位34岁女性患者的照片,表现为代偿性咬肌隆起。患者报告称,在2年多的时间里,针对咬肌中下段定期注射肉毒毒素后,面部轮廓出现不对称。这张照片突出了咬肌上部突出的凸起,导致了不对称的面部外观。
讨论
本文中确定的代偿性咬肌隆起现象对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长期治疗提出了重大挑战,特别是在针对咬肌下部进行重复治疗时。
这种新发现的并发症凸显了对咬肌解剖和功能进行更细致理解的必要性。咬肌具有复杂的三层结构和复杂的神经支配,需要一种策略性的方法来确保有效和美观的结果,而不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
未经治疗的肌肉上部发生代偿性肥大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靠近关键的解剖标志,包括颧弓和面神经分支。这些区域的肥大可能导致不对称和其他美学上不理想的结果,这可能会损害治疗的总体目标。
传统的肉毒毒素注射方法通常集中在咬肌的中下部分,可能有效地实现亚洲人的初始肌肉减少。在亚洲人群中,颧弓下凹陷和下颌线过细通常不是理想的美学结果。因此,这一人群的治疗策略侧重于针对咬肌的下部,以实现文化上偏好的面部轮廓。此外,Kim等人的研究旨在确定咬肌神经的肌肉内分布,以确定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最有效和最安全的部位。对12块咬肌的解剖和对10块标本的Sihler染色显示,后上神经和后下神经分支主要支配深层和中层,而前下神经分支向浅层提供2-4根穿支。最丰富的神经分支位于V区,对应咬肌的中下部。基于这些发现,强烈建议将咬肌的中下部作为治疗咬肌肥大的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注射部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图2:额外治疗前患者咬肌的超声图像。图像显示肌肉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厚度存在显著差异,上部显示体积增加,上部(A)有低回声图像。这种肥大被确定为咬肌中下部反复注射肉毒毒素的代偿性反应。观察到下部萎缩的咬肌为纤维化高回声图像(B)。
常规注射点的建立是为了防止不对称的微笑,如果肉毒毒素扩散到邻近的肌肉,如瞳孔,就会出现不对称的微笑。Bae等人的研究旨在调查屈肌和咬肌之间的解剖关系,以阐明向咬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面部表情受限的原因。对48个半侧面的解剖显示,笑肌覆盖了咬肌的不同部位,分为四种类型:III区部分覆盖(17.8%),VI区(20.0%),III区和VI区都覆盖(53.3%),II区、III区和Ⅵ区(6.7%)。研究结果强调了咬肌的内侧部分是一个危险区域,在那里注射肉毒毒素可能会无意中影响risorius肌肉,从而可能导致不自然的面部表情。
预防代偿性咬肌膨出是一个重大挑战;然而,当这种不良反应发生时,从业者应仔细考虑对咬肌上部施用肉毒毒素,以缓解这一问题。作为治疗前咨询的一部分,应告知接受肉毒毒素治疗的患者这种并发症的可能性。
总之,代偿性咬肌隆起强调了用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复杂性,以及需要一种考虑整个肌肉及其对治疗的潜在反应的整体方法。通过将这些考虑纳入临床实践,从业者可以改善治疗结果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Yi KH, Wan J. Compensatory Masseteric Bulging: A Novel Observ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Botulinum Neurotoxin Injection Techniques. J Cosmet Dermatol. 2025 Apr;24(4):e70090. doi: 10.1111/jocd.70090. PMID: 40192955; PMCID: PMC1197515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